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探查乳腺肿瘤组织中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表达,并比较乳腺恶性肿瘤组织与良性纤继腺瘤及正常组织中PAI-1的差异。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的方法,确定了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及瘤旁正常组织中PAI-1的分布;用发色底物法检测组织提取液中PAI-1的活性;用图象分析的方法对组织切片上的PAI-1进行灰度定量。结果:PAI-1主要分布在乳腺正常腺上皮细胞、瘤上皮细胞和腺癌细胞的胞浆中,但恶性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以及癌旁纤维组织也有染色。癌组织中PAI-1的活性(P<0.001)和含量(P<0.005)均高于良性乳腺纤维腺瘤及瘤旁正常组织。结论:PAI-1在乳腺恶性肿瘤组织中明显升高,PAI-1的检测可能为临床乳腺肿瘤的诊断、预后提供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尿激酶受体的结构和功能及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尿激酶受体的结构和功能及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唐辉滨,朱运松,宋后燕近年来,尿激酶(UPA)及尿激酶受体(UPAR)系统正愈来愈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UPA/UPAR系统介导的细胞外基质降解在细胞发育、分化、组织重建、排卵及肿瘤侵袭转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  相似文献   
3.
构建尿激酶受体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用纯化的表达产物uPAR蛋白制德多克隆抗体并初步应用于肿瘤标本的检测。方法 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构建uPAR cDNA表达质粒pLY4-uPAR,转化重组大肠杆菌在42℃条件下诱导表达;利用SDS-PAGE进行优化并用纯化后的抗原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应用制备的抗体对乳腺癌和肝癌中uPAR的分布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4.
尿激酶受体反义核糖核酸抑制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用反义核糖核酸(RNA)封闭尿激酶受体的表达,抑制人肺癌细胞株95D的侵袭转移能力,验证反义RNA技术在抗肿瘤中的作用.方法将尿激酶受体(uPAR)反义核糖核酸表达质粒转染具有高度侵袭转移能力的人肺癌细胞株95D,利用改良Bovden小室分析转染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并将转染细胞接种裸小鼠以观察其体内转移能力.结果G418筛选后,鉴定出2个表达uPAR反义RNA细胞克隆,uPAR蛋白质水平相应降低.表达uPAR反义RNA的细胞克隆的体外侵袭能力及在裸小鼠体内的肺转移能力较亲本细胞和空载体对照细胞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抑制尿激酶受体的表达,能够有效抑制肺癌的侵袭转移,反义RNA技术在抗肿瘤治疗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肿瘤浸润,转移与UPA和PAI—1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索肿瘤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已成为当前人们研究的热点。UPA/UPAR系统与纤溶酶原作用,激活局部纤溶机制,导致肿瘤的浸润转移,UPA的生理性抑制剂PAI-1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PAI-1能否作为一种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物,尚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就肿瘤浸润转移与UPA及PAI-1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乳腺肿瘤组织中Ⅰ型纤溶酶原激活性抑制剂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乳腺肿瘤组织中Ⅰ型纤溶酶原激活性物抑制剂的表达,并比较乳腺恶性肿瘤组织与良性纤维腺瘤及正常组织中PAI-1的差异。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的方法,确定了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及瘤旁正常组织中PAI-1的分布;用发色底物法检测组织提取液中PAI-1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INTROUCTIONUrokinasetypeplasminogenactivitor(uPA),itsreceptor(uPAR)and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type1(PAI1)havebeenshow...  相似文献   
8.
t—PA,u—PA/uPAR及其抑制剂PAI—1在乳腺肿瘤的表达   总被引:126,自引:6,他引:120  
目的 研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 及其受体uPAR、1 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1 在乳腺肿瘤中的分布及酶学活性。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分析4 种因子在乳腺肿瘤组织中的定位及半定量表达,用发色底物法测定乳腺肿瘤组织提取物中的tPA 和uPA 的活性。 结果 tPA、uPA、PAI1 主要分布在正常腺上皮及癌上皮细胞的胞质中,uPAR 则在癌细胞的胞膜及胞浆中;总PA 活性和tPA 活性在乳腺良、恶性组织中均无显著性改变,但uPA,uPAR 和PAI1 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组织及癌旁组织;uPA/uPAR在转移灶中的表达较原发灶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PAI1 在转移灶中却较原发灶中为高。 结论 tPA 可能与乳腺癌的恶性表型无关。而uPA/uPAR 与恶性表型相关;uPA/uPAR 和PAI1的相互制约及平衡在调节肿瘤原发灶癌细胞的移动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尿激酶受体(urokinas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receptor,uPAR)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用纯化的表达产物uPAR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并初步应用于肿瘤标本的检测。方法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构建uPARcDNA表达质粒pLY4-uPAR,转化重组大肠杆菌在42℃条件下诱导表达;利用SDS-PAGE进行纯化并用纯化后的抗原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应用制备的抗体对乳腺癌和肝癌中uPAR的分布进行检测。结果uPAR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表观Mr为30×103左右。表达的uPAR占全菌蛋白的20%左右;获得了效价为1∶32的uPAR多克隆抗体;发现uPAR主要分布在癌细胞的表面及胞质内,而在癌旁组织中则较弱。结论uPAR在大肠杆菌获得高效表达,并制备得到多克隆抗体。uPAR在癌组织(乳腺癌及肝癌)与癌旁组织间的表达差异提示可将其应用到临床肿瘤的诊断与肿瘤转移的实验性研究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