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结果 :探讨克拉霉素治疗小儿尿频疗效。方法 :60例尿频患儿 ,分为A1 组 18例 :尿常规异常 ,外阴红肿 ;A2 组 5例 :尿常规异常 ,外阴无红肿 ;B1 组 2 6例 :尿常规正常 ,外阴红肿 ;B2 组 11例 :尿常规正常 ,外阴无红肿 ;A1 、A2 、B1组用 1 5 0 0 0高锰酸钾溶液泡洗或坐浴 +口服克拉霉素 15mg·kg 1 ,神经性尿频者 (A1 、A2 、B1 组中未愈者和B2 组 )口服谷维素、硝苯地平片各 10mg ,山莨菪碱 5mg。结果 :治疗 3~ 7d复查 ,A1 组治愈 16例 (88.9% ) ,A2 组无治愈 ,B1 组治愈 18例 (69.2 % ) ,神经性尿频者治愈 16例 (61.5 % )。结论 :克拉霉素治疗小儿尿频均有效。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小儿胆道穿孔的临床特征、诊断、病因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小儿胆道穿孔的临床资料,评价诊治效果。结果 入院后24h内确诊率为90.91%,7例合并胰胆合流异常,7例合并胆总管囊肿,经引流术和Ⅱ期根治术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胰胆合流异常是小儿胆道穿孔的重要病理基础,同时存在胰胆合流异常、胆总管扩张、感染的患儿可能更容易出现胆道穿孔。腹腔穿刺检查能显著提高自发性胆道穿孔的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血液肿瘤是儿科最常见的肿瘤类型,因肿瘤代谢应激及生长发育等原因,患儿发生营养不良的情况极为常见。同 时,各种抗肿瘤治疗也可能加重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包括能量及营养素摄入缺乏导致的营养不足,以及能量摄入增加导致的 营养过剩。严重的营养不良会影响血液肿瘤患儿的治疗效果,导致并发症的发生、住院天数的延长、生存质量的降低,甚至病 死风险的增加。及时合理的营养筛查,全面系统的营养评估以及个体化的营养治疗对改善血液肿瘤患儿的预后具有重要意 义。本文对血液肿瘤患儿营养筛查工具的选择、营养评估内容、营养不良与儿童血液肿瘤临床结局相关性的研究进展等进行 讨论,以期提高临床工作者对血液肿瘤患儿营养状况的重视程度,为合理选择营养筛查工具及营养评估内容提供临床依据,通 过对营养不良患儿的早发现、早干预,提高其生存质量,改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1~6个月龄婴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布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7月至2007年6月我院107例临床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胃镜特点.结果 107例患儿中出血性胃炎44例(41.12%),牛奶蛋白过敏23例(21.49%),先天性疾病(胃扭转、食道裂孔疝、食道狭窄)13例(12.15%),食管炎9例,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7例,咽血综合征4例,十二指肠溃疡3例,胃溃疡2例,贲门撕裂症1例,食道狭窄1例,十二指肠球炎1例.结论 1~6个月龄婴儿的上消化道出血以出血性胃炎为主,牛奶蛋白过敏、先天性疾病也是婴幼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一个重要病因,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1~6个月龄婴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布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7月至2007年6月我院107例临床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胃镜特点.结果 107例患儿中出血性胃炎44例(41.12%),牛奶蛋白过敏23例(21.49%),先天性疾病(胃扭转、食道裂孔疝、食道狭窄)13例(12.15%),食管炎9例,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7例,咽血综合征4例,十二指肠溃疡3例,胃溃疡2例,贲门撕裂症1例,食道狭窄1例,十二指肠球炎1例.结论 1~6个月龄婴儿的上消化道出血以出血性胃炎为主,牛奶蛋白过敏、先天性疾病也是婴幼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一个重要病因,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经脐孔腹腔镜辅助小儿阑尾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脐孔腹腔镜辅助小儿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2月~2006年2月对76例小儿急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采用经脐孔腹腔镜辅助小儿阑尾切除术。脐环下、右侧缘2个0.5cm切口,置入2个外径5.5mmtrocar,腹腔镜下找到阑尾,夹住阑尾中段,解除气腹,连接两切口,逐层进腹,将阑尾完整地从脐部拖出腹腔外,采用常规开腹阑尾切除的方法处理阑尾及系膜。结果手术时间15~40min,(20.6±6.4)min;术后排气时间4~18h,(12.0±3.5)h。术后切口全部一期愈合。1例术后1个月出现线头异物反应,换药取出线头后治愈,脐部亦未见明显瘢痕。74例随访2~14个月,(7.3±3.6)月,脐部未见切口瘢痕。结论经脐孔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单纯性、化脓性阑尾炎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防用药的必要性。方法:对1998年1月-2000年10月60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病例的治疗经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临床治愈47例,其中近期出现不同程度后遗症15例,放弃治疗12例,死亡1例。结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起病急,预后差,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9.
牛奶蛋白过敏致婴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牛奶蛋白过敏致婴儿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经验.方法 23例2~6个月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或反复的呕血或呕咖啡渣.22例患儿行电子胃镜检查观察胃内出血情况.同时行血常规、肝功能、凝血象、血清学食物过敏原检测及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测定.结果 所有患儿除有轻中度贫血外,血小板计数、凝血象、肝功能均正常,嗜酸性粒细胞正常.10例患儿血清学食物过敏原测定中5例IgE阳性;2例牛奶蛋白抗体阳性.3例患儿伴轻度低蛋白血症.22例胃镜检查结果显示:糜烂性胃炎18例;2例食管糜烂;1例十二指肠糜烂;1例十二指肠降部溃疡.胃黏膜病理学检查显示局部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血清学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阳性1例,余为阴性.饮食回避治疗及对症处理,患儿均痊愈.结论 牛奶蛋白过敏在小儿中并非少见,且临床表现多样化.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表现之一.内镜下表现以胃黏膜糜烂为主.饮食回避是主要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且疗效肯定.胃黏膜病理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1~6个月龄婴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布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7月至2007年6月我院107例临床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胃镜特点.结果 107例患儿中出血性胃炎44例(41.12%),牛奶蛋白过敏23例(21.49%),先天性疾病(胃扭转、食道裂孔疝、食道狭窄)13例(12.15%),食管炎9例,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7例,咽血综合征4例,十二指肠溃疡3例,胃溃疡2例,贲门撕裂症1例,食道狭窄1例,十二指肠球炎1例.结论 1~6个月龄婴儿的上消化道出血以出血性胃炎为主,牛奶蛋白过敏、先天性疾病也是婴幼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一个重要病因,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