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Aroclor1254预先染毒增强苯并[a]芘对Hep G2细胞DNA的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Hep G2细胞经Aroclor1254预处理后对苯并[a]芘诱发的DNA损伤的影响. 方法: 运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了Hep G2细胞经Aroclor1254(23、46、92和184 μmol / L)单独染毒24 h和将其预处理24 h后再用苯并[a]芘染毒1 h对DNA损伤的影响. 结果: 苯并[a]芘诱发的DNA损伤随着Aroclor1254预处理的浓度增大而升高,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当Aroclor1254预处理的浓度分别为46、92和184 μmol / L时,苯并[a]芘诱发的DNA损伤与苯并[a]芘单独作用相比分别升高了8 %、16 %和160 %.184 μmol / L的Aroclor1254预处理后,苯并[a]芘诱发的DNA损伤与苯并[a]芘单独作用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Aroclor1254可显著地增强苯并[a]芘在Hep G2细胞中诱导的DNA损伤,这种损伤的增强可能和Aroclor1254对Hep G2细胞CYP1A1的诱导有关.  相似文献   
2.
阿特拉津增强苯并[a]芘对Hep G2细胞的遗传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除草剂阿特拉津预处理HepG2细胞后对苯并[a]芘(B[a]p)所诱发的遗传毒性的影响。方法运用体外HepG2细胞微核试验检测不同浓度阿特拉津(62.5、125、250和500μmol/L)预处理HepG2细胞24h后对50μmol/LB[a]p诱导的微核率的影响。结果B[a]P诱发的微核率随着预处理阿特拉津的浓度增大而显著地升高,62.5、125、250和500μmol/L的阿特拉津预处理HepG2细胞后B[a]P所诱导的微核率比未预处理组分别增加了45.5%、51.6%、115.2%和145.5%。当阿特拉津预处理浓度为250和500μmol/L时,B[a]P所诱导的微核率与未预处理组的微核率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的升高(P<0.01)。结论阿特拉津可显著地增强B[a]P在HepG2细胞中诱导的遗传毒性,这种遗传毒性的增强可能与阿特拉津对细胞色素P450(CYP)1A1的诱导有关。  相似文献   
3.
Aroclorl254预先染毒增强苯并[a]芘对Hep G2细胞DNA的损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Hep G2细胞经Aroclor1254预处理后对苯并[a]芘诱发的DNA损伤的影响。 方法 :运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了HepG2细胞经Aroclor1254(23、46、92和184μmol/L)单独染毒24h和将其预处理24h后再用苯并[a]芘染毒1h对DNA损伤的影响。 结果 :苯并[a]芘诱发的DNA损伤随着Aroclor1254预处理的浓度增大而升高 ,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当Aroclor1254预处理的浓度分别为46、92和184μmol/L时 ,苯并[a]芘诱发的DNA损伤与苯并[a]芘单独作用相比分别升高了8 %、16 %和160 %。184μmol/L的Aroclor1254预处理后 ,苯并[a]芘诱发的DNA损伤与苯并[a]芘单独作用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Aroclor1254可显著地增强苯并[a]芘在HepG2细胞中诱导的DNA损伤 ,这种损伤的增强可能和Aro clor1254对Hep G2细胞CYP1A1的诱导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