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我科自199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骶管注射疗法,现将随访的480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锡伯族胆囊疾病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典型抽样后再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两个乡18岁以上居民进行调查。依据该地区人口学资料,计划按人口比例1/28随机调查800人,应用统一制定的新疆地区胆囊疾病危险因素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同时预约腹部B超检查肝脏和胆囊。结果:803名居民参加调查问卷填写,其中资料完整者609名成为调查研究对象,调查应答率为75.8%。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锡伯族胆囊疾病的患病率为79.3%,其中单纯急或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及胆固醇沉积或结晶的患病率分别为57.1%、13.8%、7.4%、1.0%。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锡伯族胆囊疾病的危险因素为BMI≥25 kg/m2、不吃或偶尔吃早餐、睡眠时间短及饮茶习惯(OR值分别为4.221,3.500,3.219,2.401,P值均<0.05)。结论: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锡伯族人群中胆囊疾病的患病率高于全国水平,胆囊疾病的发生与肥胖、不吃或偶尔吃早餐、睡眠时间短和饮茶习惯有关,而与性别和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2005~2010年胆囊疾病构成及其变化情况.方法 应用自制的新疆地区胆囊疾病临床调查表1和新疆地区胆囊疾病临床调查表2,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手术证实的2031例胆囊疾病患者主要包括单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简称胆囊息肉)、胆囊结石合并息肉和胆囊癌进行回归分析.观察各组发病年龄、性别、职业等回顾性临床资料.结果 不同胆囊疾病住院患者构成比占普外科住院患者的构成比2009和2010年增高明显.单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结石合并息肉和胆囊癌病发病的高峰年龄分别为40~49岁、30~39岁、30~49岁、>69岁,各胆囊疾病在一般工作人员中占比重最高.胆囊结石在女性中占比重高于男性,而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合并息肉在男性构成比高于女性.结论 胆囊疾病占我院普外科疾病的构成比较高,其中胆囊结石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占比重较高.胆囊息肉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以男性占比重较高.各胆囊疾病构成比在不同年龄、性别和职业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背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胆囊结石患病率较高,我国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高于男性,但目前缺乏关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的研究。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其胆囊结石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6—9月采用典型抽样再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女性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自制且翻译成维吾尔文的调查问卷对其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同时对调查对象行肝脏和胆囊腹部超声检查。比较不同民族以及各民族不同初潮年龄、月经不调、生育数量、分娩年龄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3 508份,有效问卷3 175份,有效回收率为90.5%。3 175例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为16.9%(535/3 175),其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分别为24.0%(222/924)、10.8%(94/873)、15.9%(219/1 378)。3个民族间胆囊结石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1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潮年龄〔OR=1.167,95%CI(1.007,1.353)〕、月经不调〔OR=6.486,95%CI(4.636,9.532)〕、生育数量〔OR=1.355,95%CI(1.237,1.483)〕是维吾尔族女性胆囊结石的影响因素(P<0.05);初潮年龄〔OR=1.296,95%CI(1.007,1.668)〕、生育数量〔OR=1.240,95%CI(1.022,1.504)〕是哈萨克族女性胆囊结石的影响因素(P<0.05);生育数量〔OR=1.341,95%CI(1.214,1.482)〕、分娩年龄〔OR=0.942,95%CI(0.892,0.996)〕是汉族女性胆囊结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较高,其中维吾尔族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与初潮年龄、月经不调、生育数量有关;哈萨克族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主要与初潮年龄、生育数量有关;汉族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主要与生育数量、分娩年龄有关。因此临床工作中应重点关注初潮年龄延迟,生育数量多,分娩年龄小的女性,尤其是胆囊结石患病率较高的维吾尔族人群。  相似文献   
5.
冀峰  吕复君  李延翠 《癌症进展》2018,16(3):315-317
目的 探讨人乳腺珠蛋白(hMAM)mRNA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 选取87例乳腺癌患者、7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50例健康志愿者,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外周血hMAM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hMAM mRNA阳性率为54.02%,高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1.43%和健康志愿者的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hMAM mR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hMAM mRNA阳性率高于Ⅰ~Ⅱ期和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的外周血hMAM mRNA阳性率为18.39%,低于化疗前的54.02%(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hMAM mRNA的阳性表达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可为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胆囊炎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典型抽样后,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研究对象的选择。应用统一制订的新疆地区胆囊疾病危险因素调查表,对研究对象逐一填写调查问卷收集胆囊炎的流行病学资料,同时行肝脏和胆囊的腹部超声检查。结果5 454例18岁以上居民成为该调查的研究对象,约占新疆地区人口2.31/10 000。通过该调查得出新疆地区抽样人群中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其他民族胆囊炎的患病率分别为41.7%、34.9%、44.5%、47.6%;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民族、新疆地区(北疆与南疆)、脂肪肝、烤肉、婚姻、职业、生孩子数量及月经不调等与胆囊炎患病率有关。维吾尔族胆囊炎患病率明显低于汉族、哈萨克族和其他民族。30~60岁、体质量指数(BMI)≥23kg/m2及合并脂肪肝的人群胆囊炎患病率明显增高。吃烤肉,居住在南疆,已婚、离婚、丧偶比未婚,干部及企事业领导比专业技术人员、农林业劳动者、牧业劳动者易患胆囊炎。女性因素中生孩子数目及月经不调的人群对胆囊炎也有一定影响。结论新疆地区胆囊炎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其他地区,各民族之间胆囊炎的患病率差异较大,更多的相关影响因素值得进一步研究,为预防和治疗新疆不同民族的胆囊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