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鼻咽癌患者联合放化疗前后CD4+/CD25+与CD28+/TCR+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招募43例接受联合放化疗的鼻咽癌患者,在联合放化疗前、联合放化疗3周及6周后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运用葡聚糖-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并收集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与CD28+/TCR+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果:联合放化疗3周及6周后CD4+/CD25+淋巴亚群无明显变化(P〉0.05),CD28+/TCR+淋巴亚群明显升高(P〈0.05)。结论:联合放化疗可部分恢复鼻咽癌患者受抑制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4+/CD25+与CD28+/TCR+T淋巴细胞亚群对预测进展期鼻咽癌患者预后的潜在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2011年4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53例进展期鼻咽癌患者(鼻咽癌组)的外周静脉血样本,应用葡聚糖 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收集淋巴细胞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与CD28+/TCR+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根据联合放化疗后随访18个月的结果分析CD4+/CD25+与CD28+/TCR+T细胞亚群水平与鼻咽癌复发的关系。同时选取29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对照组)。结果 鼻咽癌组的外周血CD4+/CD25+和CD28+/TCR+T淋巴亚群占总淋巴细胞的百分率为(10.6±2.7)%和(1.9±0.6)%,与对照组的(7.7±2.0)%和(2.9±1.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和CD28+/TCR+T淋巴亚群占总淋巴细胞百分率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6.9~8.5)%和(2.5~3.2)%,将鼻咽癌组的CD4+/CD25+T细胞分为正常组(≤8.5%)和升高组(>8.5%),CD28+/TCR+T细胞分为正常组(≥2.5%)和降低组(<2.5%)。鼻咽癌外周血CD4+/CD25+T细胞升高组在治疗后18月内的复发率为32.1%,明显高于正常组的8.7%(P<0.05);CD28+/TCR+T细胞降低组和正常组的复发率分别为23.3%和1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CD25+T淋巴细胞亚群是潜在的可评价进展期鼻咽癌患者复发风险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为临床评估NSCLC患者的病情及临床预后提供参考,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收集80例NSCLC患者(NSCLC组)、40例其他类型恶性肿瘤患者(其他类型组)、30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照分析3组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不同分期NSCLC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 结果 随着NSCLC临床分期的升高,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 )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以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类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的TT3、FT3及FT4水平均显著高于NSCLC组(P<0.05),TT4及TSH水平3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的TT3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组(P<0.05)。结论 NSCLC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改变,且与临床分期存在密切关系,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为临床评估患者的病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恩再适对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80例应用含奥沙利铂方案联合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其中使用恩再适治疗的150例患者为治疗组,未使用恩再适治疗的13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再适对奥沙利铂所致的周围神经毒性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鼻咽部肿物活检确诊均为非分化型非角化性鼻咽癌患者76例,给予顺铂单药同步放化疗。化疗方案具体为顺铂80mg/m2,静脉滴注,于放疗第1、22、43天进行;放疗采用常规分割照射,5次/周,鼻咽平均剂量74Gy(70~78Gy),同步放化疗结束后评价其近期疗效并随访远期生存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鼻咽癌组织中ERCC1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与同步放化疗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76例鼻咽癌组织中ERCC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2.1%(32/76)。ERCC1蛋白表达与鼻咽癌的T分期、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及N分期无关(P>0.05)。ERCC1蛋白阳性表达者的有效率(RR)为75.0%(24/32),ERCC1阴性表达者的RR为97.7%(4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获得随访的72例患者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1.0%、83.3%、79.0%。ERCC1阴性表达者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2.4%、87.8%、80.5%,ERCC1阳性表达者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7.9%、77.4%、77.4%,两者的中位生存期(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ERCC1阳性表达者中不同分级的中位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C1蛋白的表达可能是预测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近期疗效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产后甲状腺炎(PPT)妇女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表达水平。方法连续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新确诊的PPT妇女(PPT组)31例,另有29例同期分娩未发生PPT的妇女为对照组。入选对象同期接受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和CD4+CD25+Foxp3+Treg)和辅助性T细胞(CD+3、CD+4、CD+8、CD+4/CD+8)检测。结果 PPT妇女外周血CD8+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PT妇女外周血CD4+CD25+Treg和CD4+CD25+Foxp3+Tre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0.01)。结论PPT妇女存在明确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7.
研究结果表明雌激素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是通过雌激素受体(ER)调节骨代谢实现的。1988年Komm在成骨细胞中发现了雌激素受体.1990年Penlser又在破骨细胞中发现了雌激素受体,都证明了雌激素受体对骨细胞的直接作用。1993年第一例ERKO(Estrogen Receptor Knock Out)动物模型的问世.进一步明确了雌激素受体基因在骨代谢中的重要性。本文就雌激索受体亚型在骨代谢中的不同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清中CEA、CA125及CA153的水平及其变化在不可测量病灶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在我院化疗的不可测量病灶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化疗前后血清中CEA、CA125及CA153的检测结果,分析3种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及其变化与患者生存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纳入的81例患者中,54.32%(44/81)的患者3种肿瘤标志物处于正常水平(标志物阴性组),45.68%(37/81)的患者有1种或1种以上的标志物高于正常水平(标志物阳性组),标志物阴性组患者中位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9.0个月,显著长于标志物阳性组的9.8个月(P=0.007);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9个月 vs 37.7个月,P=0.06)。化疗后任一标志物下降Ⅱ度以上者的中位PFS显著长于下降Ⅰ度者(10.2个月vs 5.2个月,P=0.008)。结论 化疗前血清中CEA、CA125及CA153升高的不可测量病灶晚期乳腺癌的无进展生存期较短,化疗后任一标志物下降Ⅱ度以上可预测该类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获益情况。  相似文献   
9.
甲亢性心脏病心胸比例扩大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性心脏病心胸比例扩大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对285例甲亢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将118例甲亢性心脏病的心胸比例扩大作为因变量,把性别、年龄、病程、常见的甲亢病因及FT3、FT4等多个因素进行多个自变量的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发现增龄诱发心胸比例扩大的危险性高达1.057倍...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机能亢进合并浸润性突眼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病人常有眼内异物感、刺痛、畏光及流泪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复视、角膜炎、角膜溃疡等,影响视力,严重时可引起失明。我科自2007年2月—2010年4月采用大剂量激素冲击联合球后放疗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合并浸润性突眼病人3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治疗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