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卜宪才  韩鑫 《吉林医学》2013,(29):6182-6183
目的:探讨糖尿病的社区预防控制对策。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潜在高危人群150例,对所选社区居民进行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结果:150例所选居民在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治愈率和控制率方面均具有较高表现,与未经过预防控制的居民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糖尿病的社区预防和控制,可以有效地降低患病率,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lymph node biopsy,SLNB)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pT1.2N0M0期乳腺癌行保乳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资料。56例SLN阴性,未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术后辅以化疗、放疗,激素受体阳性患者行内分泌治疗。结果56例成功施行保乳手术,保乳术后双乳对称。SLNB替代ALND者各项术后并发症少。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1~72个月),1例发现局部复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时发现腋窝淋巴结转移;1例发现腋窝淋巴结复发转移。结论SLNB可以缩小手术范围,减少术后并发症,保留腋窝形态,提高保乳质量。  相似文献   
3.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忠性肿瘤之一;占我国消化道肿瘤的第一位、但由于其日期症状不明显、仅有轻微消化道症状.所以早期诊断率较低.然而,死亡.率却较高;文献报道:全部胃癌患者中,近半数(47.7%)将于确诊后半年内地死亡,3年存活率仅约  相似文献   
4.
陈波  卜宪才 《吉林医学》2014,(11):2376-2377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理疗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根据就诊顺序将150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理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7.3%和89.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颈椎前屈活动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理疗治疗颈椎病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颈椎前屈活动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治疗方法,促进骨折愈合,达到功能恢复的目的。方法:对87例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患者,给予中医中药、再次手术(植骨、内固定)、功能锻炼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全部患者经治疗后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结论: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经恰当的手术、中药治疗、功能锻炼、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对骨折愈合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阑尾腺癌临床上很少见,我院自2000年至今收治的阑尾炎720例,其中有1例病理示阑尾腺癌,行阑尾切除术,疗效尚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灸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都予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为100%和90.0%,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JO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问与组内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提高治疗疗效,改善下腰痛症状。  相似文献   
8.
书讯     
埋线疗法(穴位埋肠线疗法)是根据针灸疗法的原理,将医用肠线埋入穴位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笔者于2000年~2006年期间,共收治癫痫病148例,均采用埋线法,严重者加服“白金丸”辅助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埋线疗法(穴位埋肠线疗法)是根据针灸疗法的原理,将医用肠线埋入穴位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笔者于2000年~2006年期间,共收治癫痫病148例,均采用埋线法,严重者加服“白金丸”辅助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48例中,男110例,女38例;年龄13岁~54岁,平均24.7岁  相似文献   
10.
韩鑫  卜宪才 《吉林医学》2013,(32):6822-6823
目的:研究分析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社区预防对策。方法:选取120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其中60例治疗组患者接受社区预防治疗,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预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施预防措施后治疗组中有2例冠状动脉型心脏病患者病情恶化,58例(96.7%)冠状动脉型心脏病情好转,对患者正常生活无影响;对照组60例患者中,15例冠状动脉型心脏病患者病情恶化,45例(75.0%)冠状动脉型心脏病情好转,对患者正常生活无影响。结论:采取有效的社区预防对策,可有效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可延长患者寿命,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