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2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慢性肺心病合并上消化道病变的内镜诊断,协以分析病因及治疗.方法1990年以来收治60岁以上慢性肺心病450例,所有患者均有吸烟史30a以上,且90%以上以急性肺部感染入院,其中126例合并上消化道症状,表现为反酸、烧心52例(41.27%),上腹胀痛76例(60.32%),呕血43例(34.13%),黑便69例(54.73%).入院后经积极改善心肺功能、抗炎治疗,病情平稳后行内镜检查,同时有心电监测.结果内镜诊断为胃溃疡34例(26.98%),十二指肠溃疡12例(9.52%),急性胃粘膜病变27例(21.42%),慢性浅表性胃炎21例(16.67%),食管炎17例(13.5%),十二指肠炎7例(5.56%).慢性萎缩性胃炎5例(3.97%),胃癌3例(2.38%).结论慢性肺心病患者由于长期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应用糖皮质激素及茶碱等药物、肺内感染的应激改变以及长期吸烟等,均可导致消化道粘膜的损伤而引起上消化道病变.因此对该类患者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胃粘膜保护剂、H2受体拈抗剂等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在心电监测的情况下对该类患者行内镜检查是安全的、必要的.慢性肺心病合并上消化道病变发生率较高(本组占28%),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2.
大剂量立止血治疗老年人急性消化道大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应用立止血治疗消化道出血,疗效基本得到肯定。对于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老年患者,我们采用短期内大剂量使用立止血,疗效尤为显著。现将我们近2年来应用立止血治疗老年人消化道大出血的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治疗对象老年患者36例,年龄60~75...  相似文献   
3.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致残性的神经系统疾病,超过半数的患者会因为偏头痛的发作而影响正常生活。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偏头痛与卵圆孔未闭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因为卵圆孔未闭发病率较高且引发偏头痛发作的病理机制不明,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尚存争议,经皮卵圆孔封堵术是否为治疗卵圆孔未闭合并偏头痛的有效治疗手段亦成为研究热点。该文将围绕卵圆孔未闭与偏头痛的相关性、两者间可能存在的发病机制以及封堵术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3岁,因发烧伴腰背痛于2000年2月10日入院.体温37.3~39℃,夜间升高为著 ,盗汗.腰背部痛呈渐进性加重,活动受限,不能翻身、坐起.既往无结核病史及外伤史. 查体:神清,轻度贫血貌,全身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T9~10处压痛明显,转体活动受限,四肢运动正常,双下肢无浮肿,NS (-).血常规:Hb 101g/L,RBC 3.1×1012/L,WBC12.1×109/L,P0.80,L0.20,PLT1 22×109/L,ESR65mm/h.末梢血涂片未见异常细胞,ASO<250u,RF(-).肝肾功能及钾、钠、氯、钙、磷均正常.血TB-DNA(-),ALP143.5u/L.ECG(-),胸片(-).胸腰椎X光片示C 9~10椎体骨质破坏.CT示胸腰椎椎体序列正常,生理曲度存在,椎间隙正常,胸腰椎大部分椎体(C9~10为著)及部分附件骨质见虫蚀样破坏,大小不等,多数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针刺和饮食结构调整对实验性肥胖大鼠的影响。方法128只SD雄性大鼠,计算机随机分为正常组和肥胖造模组。造模成功后,再将其随机分为针刺+普食组、针刺对照+普食组、针刺+高脂组、针刺对照+高脂组、肥胖模型普食组、肥胖模型高脂组,观察体重、体长、Lee's指数、饮食量、饮水量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针刺+普食组体重、Lee's指数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各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针刺+普食组体重、Lee's指数与肥胖模型高脂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各组与肥胖模型高脂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普食组总饮水量与总饮食量、体重、Lee's指数呈负相关,其他各组体重、Lee's指数、总饮食量、总饮水量之间呈正相关或正相关趋势。结论针刺结合饮食结构调整对肥胖的作用较单一针刺和单一饮食结构调整显著。针刺结合饮食结构调整不仅有减少饮食量的作用,还可能影响机体脂肪代谢。  相似文献   
7.
积极的心肺复苏是抢救成功的保障,尽早解除肺动脉高压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多巴酚丁胺、米力农兼具强心、扩张肺动脉的作用,是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临床护理工作是以病人为中心,对病人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护理,满足病人身心两方面的护理需要。我们在总结多年的护理工作时,认为美学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将有利于培养患者克服病痛的坚强:《志、克服疾病的信心及乐观主义精神,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健康的恢复。所以,护理人员应做到心灵美、语言美、仪表美和举止美。  相似文献   
9.
内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培养模式的改革得以实现 ,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则是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如何结合现代医学、现代护理学教学的特点 ,以培养合格护师为主线 ,对护理学专业本科九八级实施内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报道如下。一、护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奠定了课程的基础(一 )明确培养目标。护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理论与实践操作高度综合的应用学科 ,对护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符合改革创新和整体优化的要求。我校护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改革所确定的培养目标是 :…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区学龄儿童变应性鼻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北京城区学龄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变应原、伴发结膜炎的情况及其与气道高反应的关系.方法 2006年和2007年8-9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100例6~14岁的变应性鼻炎患儿为病例组,小学健康儿童(无变态反应性疾病)30名为正常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及吸入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随机选取病例组中53例鼻炎患儿和对照组30名儿童做乙酰甲胆碱气道激发试验(methacholine bronchial provocation test,Mth BPT).结果 ①变应性鼻炎组中螨、霉菌、艾蒿、猫狗毛、夏秋季花粉、葎草SPT阳性率较高,分别为55%、39%、36%、34%、31%、27%、22%.②变应性鼻炎组中各年龄组螨SPT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艾蒿和夏秋季花粉随年龄增加SPT阳性率明显增JJ玎(x2=7.51,6.29,P均<0.05).③变应性鼻炎合并结膜炎患儿为65%.合并结膜炎组患儿变应原阳性数量高于单纯变应件鼻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P<0.05).④变应性鼻炎症状越重,变应原阳性数幂越多(r=0.21,P=0.04),越可能合并变应件结膜炎(r=0.31,P=0.002).⑤变应性鼻炎组53例患儿乙酰甲且日碱气道激发试验阳性率为77%,正常对照组儿童为1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56,P<0.0001).变应性鼻炎组激发试验阳性的发生概率是正常对照组的17.08倍(95%可信区间5.38~54.26).结论 北京城区儿童8-9月变应性鼻炎就诊高峰和花粉变应原有关,其中艾蒿、夏秋季花粉和年龄有相关性.变应性鼻炎合并结膜炎发病率高,应注重结膜炎的诊断和治疗.变应性鼻炎儿童气道反应性增加,应对其积极治疗,减缓和预防哮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