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状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瘦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及肺功能关系。方法13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和50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COPD组(包括营养不良COPD组18例,正常体重COPD组24例及超重及肥胖COPD组8例),测定各组患者体质指数(BMI)、血清瘦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分析血清瘦素与BMI、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及肺功能相关性。结果营养不良COPD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体重COPD组、超重及肥胖COPD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体重COPD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超重及肥胖COPD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重及肥胖COPD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COPD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体重COPD组、超重及肥胖COPD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体重COPD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与超重及肥胖COPD组、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COPD组患者FEV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体重COPD组及超重及肥胖COPD组(P〈0.01),正常体重COPD组与超重及肥胖COPD组及对照组患者FEV1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各组COPD患者血清瘦索水平与BMI明显相关(P〈0.01或P〈0.05),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及肺功能水平无明显相关(P〉0.05)。营养不良COPD组患者FEV1水平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明显负相关(P〈0.01),超重及肥胖COPD组患者FEV1与血清瘦素水平明显负相关。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营养状态与血清瘦素水平有关,营养不良患者肺功能水平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有关,超重及肥胖COPD患者肺功能水平与血清瘦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自2002年3月至2007年12月我们对64例急性凹陷粉碎性颅骨骨折患者,行一期手术整复修补,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男43例,女21例,年龄3~65岁。闭合性颅骨凹陷性骨折39例,开放性25例。受伤情况:车祸伤36例,摔伤11例,坠落伤10例,打击伤7例。均在伤后24h内入院并手术。  相似文献   
3.
1对象与方法我院采用显微手术治疗蝶骨嵴脑膜瘤28例,其中男8例,女20例;年龄9~65岁,平均40.2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10.4个月。颅高压19例,视力障碍15例,视神经萎缩2例,眼球突出伴Ⅲ、Ⅳ、Ⅵ脑神经损害1例,偏瘫6例,癫痫4例。7例行头颅X-线检查.发现骨质增生、破坏、吸收6例。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45岁。因持续性腰背部疼痛2天,伴恶心、腹胀,停止排便,肛门有排气,无呕吐、腹泻,无畏寒、发热。体格检查:血压140/90mmHg。腹平软,左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左肾区轻度叩痛,肠鸣音正常,腹部未闻及血管杂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COX-2、PGE2在大肠腺瘤和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取组织标本118例,其中正常大肠黏膜30例,大肠腺瘤43例,大肠腺癌组织45例。Real Time PCR法检测组织中COX-2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Elivision法检测组织中COX-2的蛋白表达,放射免疫法测定组织中PGE2含量。结果:COX-2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mRNA的表达、阳性表达率及光密度值分别高于大肠腺瘤及正常黏膜组(P<0.05);且大肠腺瘤组高于正常黏膜组(P<0.05)。大肠腺癌组织PGE2含量高于大肠腺瘤及正常大肠黏膜(P<0.01);且大肠腺瘤高于正常大肠黏膜(P<0.01)。结论:大肠黏膜癌变过程中COX-2表达增高,PGE2合成增多。  相似文献   
6.
腓骨皮瓣在四肢组织复杂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施行游离腓骨皮瓣修复四肢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施行吻合血管的腓骨皮瓣移植,可以修复8 cm×6 cm~24 cm×15 cm的皮肤缺损,同时修复4.5~17.0 cm的骨缺损;皮瓣切取10 cm×8 cm~26 cm×17 cm;腓骨切取长度4.5~18.0 cm;血管缺损7~11 cm.一期修复四肢皮肤、骨骼、血管的缺损,保全了肢体的外形及功能,达到了覆盖创面的目的 .结果 临床应用12例,皮瓣及肢体全部成活.术后经过3个月~8年的随访,肢体外形良好,皮瓣全部成活,移植骨全部愈合,保全了肢体,恢复了功能.结论 腓骨皮瓣修复四肢复合组织缺损疗程短、疗效好、功能恢复程度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5-羟前列腺素脱氢酶(15-PGDH)在腺瘤和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取肠镜检查和手术活检组织标本118例,其中正常大肠黏膜30例,大肠腺瘤43例,大肠腺癌组织45例。用Real Time PCR检测15-PGDH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Elivision法检测组织中15-PGDH的蛋白表达。结果:15-PGDH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mRNA的表达、阳性表达率及光密度值均低于大肠腺瘤及正常黏膜组(P〈0.05);且大肠腺瘤组低于正常黏膜组(P〈0.05)。结论:15-PGDH表达降低或缺失,可能是大肠腺癌发生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肝脏增强分期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646例肝脏疾病患者,对其进行16排螺旋cT在肝脏增强分期扫描,观察其影像学特征和应用价值。结果患者中肝癌102例,胆管细胞癌86例,肝血管瘤594例,肝囊肿566例,脂肪肝252例,肝脓肿16例,肝转移瘤30例。结论16排螺旋cT应用于肝脏增强分期扫描中诊断价值较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9.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72岁,因"双足红斑、水疱、大疱伴口腔溃疡1月"来我科就诊。患者1月前双足踝部出现暗红色斑片,自觉瘙痒、疼痛,面积逐渐扩大至足背并出现水疱、大疱。同时下唇出现溃疡,自诉疼痛明显,溃疡逐渐扩大。既往2年前出现淡漠、反应迟钝及认知障碍,长期卧床,日常饮食主要是小米粥、馒头及咸菜,很少进食肉蛋奶类食物。查体:消瘦,表情淡漠,抬入诊室;可见双足皮肤对称性水肿性暗紫红色斑及水疱、大疱,部分糜烂(图1),下唇可见一深在性溃疡,表面可见  相似文献   
10.
刘振锋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12):1427-1428
<正>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20—40岁成年人,18岁以下青少年椎间盘突出症较少见,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治与成人有所不同,自1993年1月-1999年8月治疗26例占同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