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8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肝胆管结石术前、术后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20例多发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于手术前后进行介入治疗操作,包括经皮引流术、扩张术、胆道内支架留置术、动脉栓塞术等多种方法。结果通过进行介入治疗可达到不同程度的症状缓解或痊愈,未出现新的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在肝胆管结石外科手术前后的合理应用,可以大大降低手术危险性,并能对部分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提供帮助;胆系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在肝胆管结石的治疗中如能综合灵活应用,可以作为胆道外科手术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系HepG2,分别用浓度为12.5、25、50、100mg/L青蒿琥酯作用不同时间后,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随后选择最佳浓度的青蒿琥酯作用HepG2细胞24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PI3K、p-PI3K、Akt和p-Akt的水平.结果 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处理细胞24h后,青蒿琥酯均能显著抑制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且该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青蒿琥酯能显著促进肝癌细胞HepG2的凋亡,同时Western blot也进一步证实,青蒿琥酯处理后HepG2细胞中的抑凋亡蛋白Bcl-2显著下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显著上调;同时发现青蒿琥酯能够降低p-PI3K和p-Akt的水平,但未磷酸化的PI3K和未磷酸化的Akt含量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青蒿琥酯可以抑制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该作用与调控PI3K和Akt的磷酸化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肝脏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18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男15例,女3例,年龄36~83岁,平均61.5岁)均在介入治疗后,临床症状或AFP检测怀疑残留或复发,但传统影像学检查未能明确病灶时行全身PET/CT检查,检查结果以最终病理结果或随访结局为参考。结果:最终共证实28处病灶,PET/CT检测出了93.7%(15/16例)的肝内病灶,100%(12/12例)的肝外病灶,总体检出率为96.4%。在15例中,PET/CT至少能检出1个病灶。结论:18F-FDG PET/CT显像有助于诊断肝脏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后传统影像学不能明确的肝内复发或新发病灶,并能同时有效地发现肝外病灶。  相似文献   
5.
短期反复行GS-TAE治疗伴动门脉瘘肝细胞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短期反复行明胶海绵肝动脉栓塞术对伴动门脉瘘的肝细胞癌的疗效。资料与方法:经CT、MRI诊断肝细胞癌,血管造影确认均有动门脉瘘形成的患者14例,其中男13例,女1例,将明胶海绵碎块与抗癌药混合并行肝动脉栓塞术,明胶海绵颗粒直径均选择在0.5~1mm之间,栓塞次数3~5次,栓塞间隔3~5周。结果:12例治疗后癌灶范围缩小(85.7%),全部14例A-P shunt消失,患者生存时间4~26个月。9例同时伴有门脉癌栓,治疗后8例门脉癌栓缩小或回缩(88.9%),其中1例门脉癌栓甚至完全消失。结论:短间隔反复明胶海绵肝动脉栓塞术是治疗伴动门脉瘘的肝细胞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治疗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一2019年3月14例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12~14d出现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的患者,比较PMT前后红细胞及肾功能变化,有无症状性肺栓塞以及PMT的血栓清除效果,是否成功回收滤器及有无下腔静脉损伤。结果:PMT前后红细胞及肾功能水平改变无统计学意义,均无症状性肺栓塞发生,PMT后血栓清除Ⅲ级12例(85.71%),Ⅱ级2例(14.29%)联合应用CDT治疗后血栓清除达Ⅲ级,所有患者均成功回收滤器,无下腔静脉损伤发生。结论:PMT可安全、有效的清除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从而提高滤器回收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在放射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医学影像学专业的放射诊断学课程中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以问卷调查结果作为评估依据,与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PBL教学法对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扩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对培养自学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效果显著,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任大卫  刘兆玉 《现代实用医学》2005,17(6):333-335,F0003
目的 利用血管造影CT及VR重建技术探讨肝海绵状血管瘤血供方式,借以指导临床选择适当的介入方法,并预测单纯肝动脉栓塞术的远期疗效。方法 确诊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患者11例,共26个病灶。每位患者均行CTA、CTAP及常规DSA造影。以肝固有动脉DSA为金标准,对CT三维重建图像进行评估,并判定肿瘤血管。结果 本研究26个病灶均见肝动脉分支进入肿瘤内;未见门静脉分支进入瘤体。VR重建与DSA图像有很好的符合率。结论 肝动脉是肝海绵状血管瘤重要的供血血管。HAE对绝大多数肝海绵状血管瘤有效。血管造影CT基础上的VR三维重建对HAE选择靶血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VR重建图像,结合肝固有动脉及间接门静脉DSA图像可以推测单纯HAE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罗格列酮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钠(太罗)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7例口服磺脲类降糖药血糖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加服盐酸二甲双胍250mg tid治疗,治疗组加服太罗4mg qd治疗,疗程均为12周,将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FBG、2hBG、HbA1C、FINS、IRI、TG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经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HDL-C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用太罗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太罗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及调节脂代谢异常等作用,是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和安全的口服降糖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管造影CT及容积呈现技术(VRT)等三维重组技术在肝脏肿瘤性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介入病房及宁波市第一医院DSA室的肝脏肿瘤患者43例,共69个病灶.其中34例均行CTA及常规DSA造影,9例行常规CT增强及DSA造影.以肝固有动脉DSA为金标准,对CT三维重组图像进行评估,并评定肿瘤供血血管.结果 本研究69个病灶血管造影CT均可显示肿瘤供血血管,以CTA为基础的CT三维重组图像显示更佳;VRT重组图像与DSA图像有非常好的符合率.结论 血管造影CT基础上的VRT三维重组对肝脏肿瘤性病变经皮肝动脉栓塞术(HAE)靶血管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VRT重组图像,结合肝固有动脉及间接门静脉DSA图像可对肝脏肿瘤性病变HAE的远期疗效进行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