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本院收治的9例EG患者的一般资料、辅助检查、治疗和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男性∶女性为5∶4,年龄为22-57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8/9)、腹泻(6/9)、呕吐(5/9)、腹胀(4/9)、腹水(3/9)。7例患者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高于正常。胃镜、肠镜下表现多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活检可见大量嗜酸细胞(EOS)浸润,1例胃镜、1例肠镜下黏膜正常。6例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显著。结论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对EG的诊断有提示作用;内镜下表现无特异性,胃肠道黏膜多点活检病理检查对EG诊断有重要价值;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良好,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teatitis,SAP)中的治疗效果,将2003—2009年我院收治的51例SAP患者按是否接受肠内营养分为完全胃肠外营养(TPN)组和肠内营养(EN)组,旨在提高SAP的诊治水平,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采用胆囊镜为126例胆囊结石患者行经皮胆囊镜超声碎石取石术,随机分为两组,73例为治疗组,口服利胆丸预防结石复发;其余53例只进行一般预防作为对照组。结果:4年后随访并作B超检查,治疗组胆囊结石复发1例,占1.4%;对照组复发7例,占13.2%,二者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缺血性结肠炎 (IC)患者的临床、内镜及选择性血管造影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 分析 2 4例缺血性结肠炎(IC)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病理组织学、选择性血管造影、治疗反应等改变。结果 本病多发生于 5 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87.5 0 % ) ,女性多见 (女∶男为 2∶1) ,且多数 (79.2 % )伴有基础疾病 ,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心律失常、腹部手术史。临床表现为腹痛、血便及腹泻等 ,病变多数局限在左半结肠。病变大多为一过性 ,早期内镜和选择性血管造影有助于诊断。早期诊断和尽早使用扩血管及防治感染药物治疗 ,多数预后良好。结论 结肠镜检查、选择性血管造影是诊断缺血性结肠炎 (IC)的主要方法。本病应尽早选用扩血管及防治感染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肿瘤组织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结果 GIST主要发生于胃和小肠;常见症状为腹部疼痛不适15例(51.7%),消化道出血8例(27.6%),腹部包块7例(24.1%),恶心、呕吐4例(13.8%);免疫组化表型CD+117 25例(86.2%),CD+34 20例(69.0%);29例均行手术治疗;按Fletcher等的风险分级标准:极低度危险者3例,低度危险者8例,中度危险者12例,高度危险者6例;术后随访:极低度危险和低度危险者GIST 11例,平均随访时间为26.7个月,3例极低度危险者术后均未复发或转移,2例低度危险者术后复发、转移(1.5年内)再手术,1例失访;中度危险和高度危险者GIST18例,平均随访时间17.8个月,8例局部复发再手术,2例肝转移,1例肝肺转移,2例发生腹膜转移,3例死亡.结论 GIST临床症状无特异性,CD+117是诊断GIST的金指标,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现分析我院287例胃癌的临床、病理及与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笔者依照先师,已故名医门纯德之训及个人多年临床经验,应用三七治疗慢性肾盂肾炎,屡见效应。从临床观察,慢性肾盂肾炎属湿热久稽,耗伤津液,损伤正气,表现为肾阴不足,脾肾两虚的证候,但多兼见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滞,肤色青紫等瘀象。病情反复发作,较难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及分析 ,以提高对该病诊治的认识。方法 :分析 16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血清学、免疫学、影像学、治疗结果等改变。结果 :本组患者中女性∶男性为 14∶ 2 ,平均年龄为 (45± 13)岁。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黄疸 (75 % ) ,其次为皮肤瘙痒 (5 0 % )和乏力 (31% ) ,4例患者 (2 5 % ) B超提示门脉高压 ,3例患者 (18.7% )内镜发现食管静脉曲张 ,3例患者 (18.7% )出现腹水 ,2例患者 (12 .4 % )有眼睑黄色瘤。所有患者均有血清碱性磷酸酶 (AL P)和 γ-谷氨酰转肽酶 (γ- GT)及总胆红素 (TBIL)水平明显升高 ,分别为 (345± 2 34) u/ L (341± 175 ) u/ L和 (188± 16 0 ) umol/ L ,AL T、AST水平呈轻至中度升高 ,分别为 (85±4 2 ) u/ L 和 (12 5± 5 8) u/ L,血清 Ig M水平升高 ,平均 (3.5± 1.8) g/ L,行线粒体抗体检查者 93.75 % (15 / 16 )阳性 ,31.2 0%患者早期合用熊去氧胆酸治疗 ,短期内显示一定疗效。结论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主要累及中年女性 ,血清碱性磷酸酶及 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抗线粒体抗体阳性、血清 Ig M升高有助于诊断本病 ,肝活检病理学检查有助于进一步确诊  相似文献   
9.
化瘀通淋法治疗慢性肾盂肾炎18例晋中地区中医院(030600)冯秀生,赵维洪,董光亮晋中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杨红霞自1992年以来,我们用化瘀通淋法治疗慢性肾盂肾炎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18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最大57岁,最小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肿瘤组织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结果 GIST主要发生于胃肠道、肠系膜、腹膜;常见症状为腹部疼痛不适15例(51.7 %),消化道出血8例(27.6 %),腹部包块7例(24.1 %),恶性呕吐4例(13.8 %);免疫组化表型CD+117 25例(25/29,86.2 %),CD+34 20例(20/29,69.0 %);29例均行手术治疗;按Fletcher等提出的风险分级标准:极低度危险者3例,低度危险者8例,中度危险者12例,高度危险者6例 ;术后随访:极低度危险和低度危险者GIST 11例,平均随访时间为26.7个月,3例极低度危险者术后均未发现复发或转移,2例低度危险者术后复发、转移(1.5年内)再手术,1例失访;中度危险和高度危险者GIST 18例,平均随访时间17.8个月,8例局部复发再手术,2例肝转移,1例肝肺转移,2例发生腹膜转移,3例死亡。结论 GIST临床症状无特异性,CD+117 是诊断GIST的金指标,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