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摘要:目的 探讨延安地区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淋球菌(neisseriagonorrhoeae,NG)、沙眼衣原体 (chlamydozoatrachomatis,CT)、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 感染情况和流行病学特点。 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女性患者648例,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FQ PCR) 对患者生殖道样本同时进行NG、CT 和UU 病原体 DNA 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 种病原体的总阳性率为57.72% (374/648)。病原体单一感 染、混合感染分别占71.66% (268/374)、28.34% (106/374),单一感染模式高于混合感染模式,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χ 2=98.63,犘<0.05)。单一UU 感染的阳性率最高(20.68%),与CT、NG 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犘<0.05);混合感染中以UU+CT 合并感染的阳性率最高(10.80%),与其他混合感染类型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0.05)。各年龄段患者病原体感染的阳性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 0.05),患者高发年龄主要分布在21~40岁,占87.43% (327/374)。2013-2017年,3种病原体阳性率呈 逐年增高的趋势(犘<0.05)。结论 CT 和UU 是延安地区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并以21~ 40岁感染例数所占比例较高,3种病原体总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重视该人群CT 和UU 的检测。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感染;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 中图分类号:R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8)12 0921 03  相似文献   
2.
张卫华教授在传承传统进针和行针手法的基础上,根据人体解剖位置、患病部位特征确定相应的进针手法,头部穴位应用飞针走气、颈腰部夹脊穴应用雀啄提插进针法;行针方面创立了滞针外甩、左右扇形摆动、顺逆时针环转、上抬下压,不仅局部针感明显,临床疗效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胰腺癌是一种预后极差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目前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化疗、放疗及其他局部治疗方法可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近年来,随着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免疫治疗得到广泛关注。多种实体肿瘤的治疗方案中纳入免疫疗法,胰腺癌免疫治疗相关临床试验也在不断探索中。本文从程序性死亡蛋白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抑制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抑制剂、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肿瘤疫苗及溶瘤病毒疗法等方面对胰腺癌的免疫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我国性传播疾病(ST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沙眼衣原体(Chlamydozoa trachomatis,CT)、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其不仅可以引起男性生殖道炎症,还可以导致精子液化时间延长,精子浓度、活力、活率降低,畸形率增高,导致男性不育,严重影响男性健康[1-2]。为了解本地区男性泌尿道感染患者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和流行病学特点,笔者对本院皮肤性病科门诊就诊的920例男性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病原相关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实体肿瘤,具有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肿瘤侵袭性强等特点,临床上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胰腺癌局部进展期或存在远处转移,缺乏根治性手术切除机会,治疗效果有限。不可逆电穿孔(也称纳米刀)是一种新的肿瘤消融治疗技术,通过两个电极针之间的高频电脉冲形成肿瘤消融区,在肿瘤细胞膜表面打出纳米级别孔隙,致使细胞内环境失衡,引起肿瘤细胞凋亡。相较传统的物理治疗方法,纳米刀具有无热副损伤、无电离辐射、无管道损伤等优点。近期临床研究和实践表明,纳米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肿瘤消融方式,可有效消融胰腺癌组织。进一步研究表明纳米刀治疗可以改善胰腺癌肿瘤免疫微环境,增敏胰腺癌化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但仍需进一步开展相关临床研究。本文主要就纳米刀的治疗原理、胰腺癌纳米刀治疗和联合免疫治疗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