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抑郁症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明  裴林 《华北国防医药》2004,16(3):210-211
据美国ECA流行病学调查,抑郁症已经成为精神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种。在全球普通疾病前10位调查中,就有抑郁症,而其10 %~15 %的高自杀率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1] 。现将中医对抑郁症的诊断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的现状作一简介。1 诊断和分型1 1 诊断 现代医学认为抑郁症的病因可能与遗传、生化和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有关。祖国医学认为抑郁症属于癫狂中癫的范畴,在中医脑病中属郁症范畴,其发病总与内为七情所伤、外感六淫之邪、脏腑气血阴阳平衡失调有关。凡具有外感邪气而内著血脉,或情志怫郁而内着脏腑,以致肝气郁结、肝失疏泄…  相似文献   
2.
李恋  聂雷  方芳  余明 《北方药学》2020,(3):64-65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抵抗对于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及风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8月在我院行冠脉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分为抵抗组(n=37)和非抵抗组(n=33),比较两组的治疗预后。结果:临床统计:两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无显著差异(P>0.05);抵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与非抵抗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抵抗组院内心肌梗死率高于非抵抗组(P<0.05),院内死亡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出现氯吡格雷抵抗的现象较为普遍,同时也是导致冠脉介入治疗后心肌梗死的主要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的变化是导致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设计一种波浪式生物反应器温度控制策略。方法根据波浪式生物反应器温度控制精度及响应速度要求,将传统的比例积分微分( PID)控制方法与模糊控制方法结合,利用模糊控制方法实时在线调节PID控制的参数,增强温度控制策略对温度的调节性能。结果设计出模糊PID控制器,并与传统PID控制器进行仿真比较。结论模糊PID控制法较传统PID控制法有较小的超调以及较短的稳定时间,说明模糊PID控制具有更高的温度控制调节性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我国老龄化现状下探讨老年人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养老制度中所存在的不足,并对我国老人生活现状进行总体概述,提出针对性意见及建议,以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增加老年人生活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通过脑电图检测和临床转归,观察甲基泼尼松龙和环磷酰胺单剂及联合冲击治疗神经精神性狼疮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6例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应用甲基泼尼松龙(A组)、环磷酰胺(B组)、甲基泼尼松龙联合环磷酰胺(c组)冲击治疗;动态观察脑电图改变、SLE疾病活动指数、血清补体C3、IgG含量及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的转阴率,评估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6个月后显效的15例患者脑电图完全恢复正常者13例;好转的11例患者中4例恢复正常;无效的10例患者轻度异常2例,中度异常4例,重度异常2例。(2)治疗后1、6个月后3组SLE疾病活动指数降低、血清补体C3、IgG含量及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的转阴率均增高,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而且C组的上述指标变化显著优于A、B两组(P〈0.05或0.01);(3)治疗1、6个月后,C组显效率(40%/60%)明显高于A组(14%/28%)、B组(17%/42%),P〈0.05或0.01;A、B两组显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基泼尼松龙和环磷酰胺联合冲击治疗神经精神性狼疮疗效优于单剂冲击治疗.脑电图改变与临床改变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脑电图、影像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发作患者脑电图、影像和临床资料。结果脑卒中后迟发癫痫脑电图主要表现局限性或弥漫性θ、δ波为主,波幅明显增高,并出现尖波、棘波、尖慢波,棘慢波综合等痫样放电,与病变部位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脑电图在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的诊断和预后及治疗建议上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聚肌胞治疗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一种传播快、易感人群广的急性传染病。今年吉林地区发病率高于往年,现将应用聚肌胞治疗后的结果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文232例均为发热在2天以内、具有水痘或流腮接触史及典型症状的患儿,其中男131例,女101例。年龄在8个月至14岁。水痘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患者肌电图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肌电图对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测试的临床价值及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门诊和住院的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肌电图仪对腓总神经、腓浅神经进行测定,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病史、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结果肌电图测试结果与临床症状相符,具有神经症状的糖尿病患者轻收缩峰电压明显高于无神经症状的糖尿病患者,轻收缩峰平均时限延长,多相电位比数增大,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病程延长,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下降,控制空腹血糖及HbA1c有助于延缓周围神经病变的进展。肌电图检测适用于临床检测糖尿病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