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应用3.0T MR DWI评价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4例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直肠癌且术前MR分期为T3、T4期;均于新辅助放化疗前及治疗后术前1周接受DWI联合常规MR序列扫描;根据Dworak's肿瘤消退分级标准,其中敏感组(TRG 3~4级)21例(21/54,38.89%)、不敏感组(TRG 0~2级)33例(33/54,61.11%)。测量直肠癌病变区治疗前后长度、厚度及ADC值,计算治疗前后的差值(Δ长度、Δ厚度、ΔACD)及变化率(长度%、厚度%、ACD%)。结果 54例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后病变区较治疗前长度缩短、厚度减低、ADC值升高(P均<0.01)。新辅助放化疗后敏感组ADC值、ΔADC值及ADC%均高于不敏感组(P均<0.05)。结论 新辅助放化疗对进展期直肠癌有效,治疗后病变区ADC值、ΔADC及ADC%指标对疗效有评价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胃癌术前临床分期中应用价值.方法 对43例经胃镜及术后证实的胃癌患者行术前MSCT扫描,所得图像进行MPR、CTVE、SSD及Raysum重建,观察胃癌病灶大小、位置、侵犯胃壁深度及侵犯胃周器官的范围、胃周淋巴结大小及远处转移;按国际统一的TNM分期法进行术前CT分期,其结果 与术后病理TNM分期对照.结果 MSCT对胃癌T分期的总准确率为83.7%(36/43);对N分期的总准确率为72.1%(31/43);对M分期的总准确率为93.0%(40/43).结论 通过MSCT的多种后处理方式的相互结合,能全方位显示胃腔内、外病灶,能提高胃癌TNM分期的准确率,是胃癌术前分期的可靠方法,对外科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法 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联合MSCT在直肠癌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应用MRI、MSCT增强扫描及MRI联合MSCT增强扫描对62例直肠癌患者进行术前T分期,并将影像观察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结果:MRI联合MSCT增强扫描对直肠癌T分期与术后病理学T分期有较高一致性,MRI、MSCT增强扫描及二者联合扫描对直肠癌T总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2.3%、75.8%、93.5%.结论:MRI联合MSCT增强扫描能够对直肠癌T分期作出更为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ARFI)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2例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共42个病灶),所有患者均于新辅助化疗后行外科手术治疗.应用ARFI技术测量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灶最大弹性值变化率.以Millen-Payne(MP)分级系统作为病理反应的评价依据,Ⅰ~Ⅲ级为组织学非显著反应,Ⅳ~Ⅴ级为组织学显著反应.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ARFI的诊断价值.结果 42例乳腺癌组织中,69.05%(29/42)为组织学显著反应,30.95%(13/42)为组织学非显著反应.通过ROC曲线确定的评价新辅助化疗有效和无效的VTQ值变化率诊断界值为29%(曲线下面积为0.925,95%CI:0.863~0.987),敏感度为91.1%,特异度为83.3%,准确度为87.7%.新辅助化疗后,组织学显著反应组乳腺癌患者的VTQ值(弹性值)明显低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RFI技术可通过定量测量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硬度变化,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估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呼和浩特市婴儿不同喂养方式碘营养状况。方法选择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儿,2~4个月时定期检测婴儿尿中微量元素碘的含量,分析喂养方法对碘在尿液中的含量。结果母乳喂养儿碘缺乏发病率明显低于人工喂养儿,统计学处理(x2=9.864,P0.01)。结论我们要重视婴儿碘营养状况,提倡母乳喂养,消除碘缺乏造成的生长发育迟缓、脑发育障碍、智力低下等疾病对人类的危害,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常规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7例经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运用常规MRI序列、常规MRI联合DWI序列对直肠癌进行术前T分期,于检查后1周内行手术治疗并取得病理结果,将影像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两种方法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107例患者中,常规MRI检查诊断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率为84.11%(90/107),与病理T分期间一致性检验较好(Kappa=0.652,P<0.001);常规MRI+DWI检查诊断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性为90.65%(97/107),与病理学T分期间一致性检验较好(Kappa=0.732,P<0.001)。结论 与常规MRI序列相比,常规MRI联合DWI诊断直肠癌T分期准确性更高,可为临床提供较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健康,早期发现诊断结直肠癌对于确定其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多层螺旋CT(Muh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后处理技术是将CT扫描获得的原始数据传入后处理工作站,运用专业后处理软件进行二维重建及三维处理,有效的完成了结直肠癌病变的定位、定性及定量诊断,对于结直肠癌病变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