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寻找有效的围术期相关术前数据预测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手术难度和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7年4月接受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的125例前列腺癌患者的围术期资料,分为3组:A组为早期进行的48例腹膜外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B组为后期进行的48例腹膜外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C组为29例经腹腔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将3组中符合体质指数≥25、前列腺体积≥30 mL、术前PSA水平≥10 ng/mL、有中叶突出这4个条件中的3~4个的患者划为高危组,0~2个的患者划为低危组。分别在A、B、C 3组患者中比较高危组与低危组之间在手术切缘阳性率、手术时长及术中出血量等可以直观体现手术难度数据上的差异。结果A、B、C 3组中,高危组的手术切缘阳性率、手术时长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高于低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质指数、前列腺体积、术前PSA水平、中叶突出4个因素与手术难度密切相关,术前准确识别影响因素的数目和程度,有助于外科医师预断手术难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肾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终浓度为20 μmol/L、40 μmol/L、80 μmol/L、160 μmol/L的黄芪甲苷处理肾癌细胞A498作为不同浓度黄芪甲苷处理组,正常培养的细胞作为对照(NC)组;将anti-miR-con、anti-miR-21转染至细胞A498中,记为anti-miR-con组、anti-miR-21组;将miR-con、miR-21转染至细胞A498中再用80 μmol/L黄芪甲苷处理作为HSJG+miR-con组、HSJG+miR-21组。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存活率;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裂解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iR-21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黄芪甲苷处理组肾癌细胞A498中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Cyclin D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小鼠肿块重量显著降低,miR-2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miR-21低表达Cyclin D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miR-21高表达逆转了黄芪甲苷对肾癌细胞A498增殖抑制和凋亡促进的作用。结论:黄芪甲苷可抑制肾癌细胞A498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肾癌实体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miR-21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癌是富血管肿瘤,它的发生发展依赖于血管生成。环氧合酶-2(COX-2)及其催化产物与肝癌血管生成关系密切。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缺氧诱导因子、一氧化氮合酶等因素在肿瘤血管生成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荆可能成为新一代的抑制肝癌血管生成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围手术期治疗水平.方法 对65例经手术治疗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40例,女25例,年龄16~72岁,平均36岁,持续高血压35例,有不同程度心脏损害19例.结果 全部均手术切除肿瘤,无手术死亡,术中发生血压较大波动8例,心律失常6例,经精心监护及治疗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结论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前血压控制、充分扩容、改善心功能、纠正心衰,术中避免不必要的探查,术中、术后应用升压药物等围手术期处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27岁。因被刀刺伤,右腰背部疼痛、出血伴心悸气短1h入院。患者诉右胸部及腹部疼痛,伴心悸气短,留置导尿管有淡血性尿液。体检:神智清,面色苍白,血压80/50mmg(1mmHg=0.133kPa),脉搏120次/min。右背部腋后线第10肋处可见2.5cm刀口,探查刀口入胸腔,出血,全腹压痛,以右上腹为主,伴反跳痛及肌紧张。血常规检查:红细胞1.77×10^12/L,血红蛋白71g/L,血小板72×10^9/L。尿常规红细胞1.349×10^12/L,未见白细胞。胸腹部CT示右血气胸,肾筋膜内出血,腹腔内积液。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单剂磷霉素氨丁三醇散与传统3d疗法(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头孢克洛、左氧氟沙星)对女性单纯膀胱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就诊的女性单纯膀胱炎患者共212例,随机分成4组,每组53例。A组口服单剂磷霉素氨丁三醇散,B组口服3d磷霉素氨丁三醇散,C组口服3d头孢克洛,D组口服3d左氧氟沙星治疗。将4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B组相当,但显著优于另2组;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与C组、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满意率显著优于其他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剂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对女性单纯膀胱炎患者治疗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