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霍晓  乔斐  魏丽丽 《妇幼护理》2023,3(7):1640-1642
目的 探讨分析在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 120 例为研究对象。遵循数字随机表方式将患儿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 60 例。 对照组患儿给予急诊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儿则予以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高热消退时间和惊厥持续时间、住 院时间,惊厥复发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患儿高热消退时间、惊厥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0.16±2.66)h、(36.42±4.14) s、(6.36±0.73)d,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惊厥复发次数(1.97±0.62)次,少于对照组患儿(P<0.05)。 研究组治疗期间惊厥复发间隔时间为(110.93±1.14)h,长于对照组患儿(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的护理体满意度(96.67%) 高于(81.67%)(P<0.05)。结论 小儿高热惊厥急诊应用针对性急救护理模,能够有效改善患儿高热惊厥症状,缩短患儿住 院时间,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并评价胃左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贲门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6例贲门癌患者全部进行介入化疗[5-氟尿嘧啶750 ~ 1000 mg、表柔比星30~50 mg、丝裂霉素10~ 20 mg以及碘化油、聚乙烯醇(PVA)颗粒、明胶海绵栓塞剂]栓塞,评价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 26例患者于治疗后第2天至第10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缓解,患者的生存期均>12个月,其中6例生存期>5年,5年生存率23.08%(6/26).结论 在术前给予介入治疗对改善贲门癌患者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延长生命周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使用64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测定肝血管瘤(HH)容积的价值。方法 2020年6月~2021年3月我院诊治的HH患者88例,接受64层螺旋CT进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经后处理系统,测定瘤体容积和增强容积,计算动脉期强化比率,分析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检查的意义。结果 在88例HH患者中,CT平扫检出122个病灶,其中单发病灶54例(61.4%),多发病灶34例(38.6%);肝右叶95例(77.9%),肝左叶27例(22.1%);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100个(82.0%),边界清楚,不规则22个(18.0%);病灶直径为2~10 cm者87个(71.3%),>10 cm者35个(28.7%);CT平扫显示111个(91.0%)为低密度灶,7个(5.7%)为等密度灶,4个(3.3%)为高密度灶;增强扫描动脉期122个病灶中有102个(83.6%)存在边缘结节状或斑块状强化,其中轻度强化灶25例(24.5%),中等强化灶37例(36.3%),明显强化灶40例(39.2%);门脉期122个病灶中有98个(80.3%)存在造影剂向病灶内部填充,密度逐渐下降,另24个(19.7%)病灶未观察到增强;在增强扫描后经3D后处理,发现直径大于10 cm的HH病灶瘤体容积和强化容积分别为(370.1±52.8)cm3和(50.7±10.9)cm3,均显著大于【分别为(118.8±24.6)cm3和(42.3±10.6)cm3,P<0.05】,而动脉期强化比率为(13.7±4.3)%,显著小于直径≤10 cm的HH【(35.6±10.2)%,P<0.05】。结论 使用64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可明确肝血管瘤的形态、大小和密度,测定HH动脉期强化比率可准确地反映病变的血供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肺癌合并咯血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 1年4月38例中晚期肺癌合并咯血接受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全部首选穿刺右股动脉行支气管动脉造影,若支气管动脉没有明确肿瘤血管,则选择肋间动脉、胸廓内外动脉、膈下动脉、锁骨下动脉造影,分别给予化疗及栓塞,记录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全部患者经1次化疗栓塞后,咯血、咳嗽、疼痛及呼吸困难症状减轻或消失,治疗后肿瘤不同程度缩小或中心坏死,1、3年生存率为100%、28%(11/3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是治疗中晚期肺癌合并咯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