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们遇到头颈部癌根治性放疗后在原发癌部位又出现良性肿物的七例患者(原为鼻咽癌4例,喉癌2例,鼻腔癌1例),其中三例误诊为癌复发而误作进一步抗癌治疗。为总结经验教训供同道们参考,特选四例报导并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晚期腮腺癌放疗1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58年至1986年12月对116例中晚期腮腺癌行放射治疗。病例入组条件是:1.肿瘤体积大、固定或淋巴结固定无法切除;2.肿瘤部分切除;3.术后复发;4.照射剂量>30Gy。照射用220KV—X线、~(60)Co及电子线,射野包括腮腺,有淋巴结转移者,包括同侧颈部淋巴引流区。照射剂量50Gy为宜。手术未切净者应给予足量放疗。全组5、10、15和20年生存率为61.2%,45.4%,43.7%和33.3%。放疗并发症有皮肤溃疡,张口受限及瘢痕增生引起面神经瘫痪。  相似文献   
3.
喉癌的放射治疗—附330例疗效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从1958年5月至1977年12月底放射治疗喉癌330例,全部经病理证实和长期随访,现总结其疗效。 资料与方法 性别:男275例,女55例,男女之比=5:1  相似文献   
4.
1971年9月~1980年1月治疗188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组90例采用活血化瘀中药加放疗(中放),98例单纯放疗(对照).两组5年和10年成功率:中放组为53%和39%,对照组为37%和30%。10年后死于鼻咽癌中放组为37%,对照组54%。作者认为活血化瘀中药起放射增敏剂作用,不增加血行转侈。  相似文献   
5.
放射治疗中线恶网50例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从1959年6月至1981年12月共收治中线恶网(MMR)50例,均经病理证实并四次复检确认。长期随访,失随1例按死亡计。本文旨在总结放射治疗中线恶网的效果,并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局部顽固性鼻咽癌”我们定义为:“已接受根治量放疗(~(60)钻或高能X线D_T70Gy),后鼻镜检查鼻咽局部仍有肉眼可见的残存病灶的鼻咽癌。”其进一步处理困难,要不要加量照射主张不一。为此我们收集我院病例作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加量照射对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继本专题研究第一、二部分以后总结放疗D_T70Gy后鼻咽肉眼残存灶病理阳性者加量照射与否的随机分组研究结果,并与病理阴性组的预后作对比,进一步阐明对肉眼残存灶活检和加量照射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182例回顾性分析、78例前瞻性病理活检及30例随机分组研究,阐述加量治疗对控制局部顽固性鼻咽癌的意义,探讨对局部顽固性鼻咽癌的处理方法。结果认为: 1.局部顽固性鼻咽癌约占全部根治量治疗鼻咽癌的13%,其鼻咽肉眼残存灶大部分可以自然消退,病理残存只占1/3强,需给加量照射的概率只占全部根治性放疗鼻咽癌的5%左右。  相似文献   
9.
自1869年Billroth首次报告重复癌以来国内外不乏报道,但鼻咽癌的重复癌尚未见单独报告。按1932年Warren及1973年Morfon的诊断标准,在我院1958年3月至1978年12月收入根治量放疗鼻咽癌1379例中,随诊至1985年12月,经门诊检出重复癌28例(2%),摘要报告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男24例,女4例。第一原发癌是鼻咽癌的22例,第二原发癌是鼻咽癌的6例。两癌相隔最短3个月,最长21年,平均8年,仅1例为同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性分析自1958年4月到1984年10月收治的1930例初程放疗的鼻咽癌患者的疗效。按照UICC分期标准,T_1N_0、T_2N_0、T_3N_0和T_4N_0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4.7%、77.1%、59.3%和38.6%(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颈转移性淋巴结大小,单侧或双侧,上、下颈或锁骨上区受侵,淋巴结活动或固定有明显不同的预后。根据这些因素,将N分期分为4级。改变UICC分期组合,将T_(0-2)N_1M_0列为Ⅱ期,T_(0-3)N_2M_0列为Ⅲ期,把T_4或N_3组成的Ⅳ期和M_1组成的Ⅳ期分别列为Ⅳ_a和Ⅳ_b期,这样各期病例的分布比例及各期病例预后的差别更能反映实际,也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