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环境安全   8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为了分析火灾后空间混凝土框架结构损伤、修复和加固后的力学性能,基于纤维单元模型和分层壳单元模型,将梁、柱构件截面划分成多个纤维,将板沿截面厚度方向划分成多个层,可以考虑各个构件截面的不均匀温度场分布以及受火损伤或修复、加固后材料力学性能的变化。以ABAQUS通用有限元软件为开发平台,利用Python脚本语言对其进行二次开发,建立混凝土框架火灾受损分析系统(ASFCF)。进一步以一个多层多跨空间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利用该系统对框架在受火损伤、修复和加固后的力学反应进行了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ASFCF系统可以较为准确地进行火灾后空间混凝土框架的损伤、修复与加固后的力学性能分析。研究成果可作为评估混凝土整体框架结构火灾后的残余力学性能及修复、加固后的力学性能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钢筋混凝土梁在火侵袭下的反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结构物在大火侵袭下,结构内部温度和结构挠度、内力将随时间发生不断变化,这种变化极为复杂。本文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着重研究钢筋混凝土梁在火侵袭作用下其温度和挠度的反应,提出了一种理论分析方法,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对钢筋混凝土梁的温度、挠度和内力的反应进行了计算,并得到试验结果的验证。  相似文献   
3.
采用碳纤维加固火灾后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简要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火灾试验情况、火灾后采用碳纤维加固试验过程,然后对加固后的混凝土框架进行静力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加固后的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承载力显著提高,延性和整体刚度得到改善,碳纤维能较好地发挥作用。因此碳纤维加固技术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火灾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首先对一榀单层单跨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进行了常温下的加载破坏试验,然后通过模拟真实火灾环境,对四榀单层单跨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进行了不同恒载、不同升温曲线、不同预应力度各工况的火灾试验,并进行了试验分析,从而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火灾反应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火灾中植筋连接构件的抗火性能,进行了35个化学植筋试件在不同温度下(25~200°C)的拉拔试验以及12个植筋连接混凝土构件的受火试验。拉拔试验重点研究了植筋胶的粘结力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以及不同温度下植筋胶的粘结—滑移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植筋胶的粘结力显著下降。植筋构件的受火试验中,考虑了植筋深度(15d,20d,d为钢筋直径)和保护层厚度(25、40、60mm)两种影响因素。首先对6个试件按ISO834标准升温曲线升温(荷载为常温下植筋构件设计承载力的10%),到指定时间后,加载至构件破坏失效,结果表明:植筋深度和保护层厚度对火灾中植筋连接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均有重要影响。其后进行了6个构件的恒载升温试验(荷载为常温下常规植筋构件设计承载力的80%),直至构件破坏,结果表明:当保护层厚度小于40mm时,植筋深度和保护层厚度对耐火极限均有重要影响;当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对耐火极限的影响植筋深度要大于保护层厚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受火后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残余力学性能,基于纤维模型的思路,将梁、柱构件截面划分成多个纤维,可以考虑构件截面的不均匀温度场分布以及受火损伤后材料力学性能的变化。以ABAQUS通用有限元软件为开发平台,利用Python编程语言对其进行二次开发,将SAP2000建立的模型文件导入到ABAQUS中,对基于纤维模型的混凝土框架进行受火后的温度场分析和非线性力学分析。通过一个多层多跨三维混凝土框架火灾反应的实例,对该框架在受火后的力学反应进行了分析,可为评估混凝土框架结构受火后的残余力学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温中植筋胶拉伸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高温中植筋胶的拉伸抗剪强度,进行了57个植筋试件在不同温度下的拉拔试验。试验温度共11个,温度范围为25~350℃。采用电炉加热升温,当到达设定温度后立即进行拉拔实验,每个温度下做5组试件。试验中量测电炉温度,植筋试件温度,植筋滑移和拉拔力。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植筋胶的拉伸抗剪强度显著下降,当温度高于350℃后,植筋胶基本丧失承载力,约为常温下的4%左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火场最高温度、持续时间对混凝土材性的影响,采用逐层深入-劈拉法研究了沿深度方向的不同损伤情况。研究表明,混凝土力学性能,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随温度升高而显著降低;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均随持续时间的增长而下降。逐层深入-劈拉法试验表明,在最高受火温度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残余强度随受火时间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别;受火时间短的试件强度曲线呈明显的非线性,而受火时间长的试件强度曲线则趋于线性。对于火灾后混凝土构件的检测,在钻芯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次横向劈拉法;基于混凝土受损趋势为双曲线模型的假定,提出了首波传播路径为抛物线的改进超声波检测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