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政治法律   14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4月10日,前哨农场通过电视、广场大屏幕向全场职工群众晒出43个部门(含场直单位)的224项权力清单。这个农场地处偏远,经济基础薄弱,多年来农场都把有限的资金集中投入到民生工程上,至今还没有建机关办公楼,农场43个部门(含场直单位)分布在学校综合楼、现代农机发展中心、居民住宅区等17个地点办公。清楚行政权力的范围,将部门“该做”的亮出来,也杜绝了涉外行政、滥用权力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高等院校学生工作团队是由学生工作主管领导、学生科长、团委书记、党支部书记、专兼职辅导员、班主任组成的一个整体,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他们在学  相似文献   
3.
高鹏飞 《法制与社会》2012,(22):290-291
数字图书馆发挥着传承人类文明,促进文化传播的职能,但P2P读者用户之间进行的信息资源共享中涵盖许多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数字图书馆因此被夹在合法的网络作品权利人和社会公众读者用户矛盾的中间,既要维护作品权利人利益,也要传播作品给读者用户.本文探索采取法律和技术相结合的双重保护措施,既能保护著作权人的正当权益,又能促进信息交流与传播.  相似文献   
4.
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市场效率是衡量其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将英式逆拍卖引入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市场,从投保人的期望收益与保险公司的签单率入手,分析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市场效率。结果表明,投保人的期望投保成本与投保人总收益呈现倒“U”型结构,重新解释了“劳动者参加税延养老险具有累退效应”的研究结论,投保人的总收益、保险公司的签单率均与保险公司数量呈现正向关系,投保人的心理预期保费与保险公司的签单率呈现正向关系。基于此,建议政府部门规范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市场准入门槛,鼓励保险公司经营税延养老险,呼吁保险公司针对不同收入群体设计税延养老险,以扩大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覆盖面。  相似文献   
5.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灵活用工方式,本是传统用工方式的补充,但由于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过于简单原则,导致实践中处理劳务派遣纠纷产生大量疑难问题。笔者结合司法实践及法律理论作探讨如下,以求教大方。一、劳务派遣员工的辞职权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第65条第一款的规定:"被派遣劳动者可以依照本法第36条、第38条的规定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该条款恰恰省略了劳动者按照《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所享有的无理由单方辞职权。如何理解这个法律条文的含义呢?有人认为,劳务派遣不同于普通的劳动关系,因为劳  相似文献   
6.
高鹏飞 《法制与社会》2012,(14):270-271
场社会主义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另一种可能的探索,虽然自诞生之日起就饱受争议,但是它走出的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道路与模式确实给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及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以有益借鉴.本文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不同时期对该理论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和学术观点进行解读和梳理.  相似文献   
7.
近日,我随同领导到基层连队进行蹲点调研时发现,部分连队连续几年进入不了先进行列,分析其原因有很多,但支部正副书记团结搞不好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结合前两年担任连队党支部书记的经验,我想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大事情要讲原则,不能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否则不但不利于团结,  相似文献   
8.
高鹏飞  江滨 《前沿》2012,(6):48-49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成果主要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模式,二者都是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而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模式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模式的理论指导,中国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形式,二者互为支撑,共同为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中国化的进一步深化发展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准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更好地理解和发展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更快地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理图书馆是立法之亟待,加强图书馆法治建设,来保障、指导、协调图书馆的工作,更有效的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班集体建设规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班集体建设,尤其是一年级的班风、学风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工程。将大学生班集体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个人要素优化是班集体建设的基础,结构优化是班集体建设的核心,目标导向是班集体建设的旗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