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政治法律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胡瀚 《法制与社会》2010,(35):206-207
为了加强对检察机关直接侦查案件的外部监督,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确保依法公正履行检察职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2003年10月初,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湖北、天津、四川等十个省、市、自治区的部分或全部检察院正式启动了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并于2004年10月1日起,将人民监督员试点工作扩展到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产生,是推进公众参与监督司法的检察改革中创新的一项民主监督制度,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上述要求;让检察工作在实践过程中更加地透明化、公正化、合法化,更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全球金融危机对以进出口为主要支柱的珠三角地区产生了震动式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发挥检察职能打击职务犯罪,维护珠三角地区经济稳定成为摆在检察机关面前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如何增强受案环节的监控职能,合理运用侦查权,强化侦查手段和监督机制的探讨,寻求在新形势下加强职务犯罪打击力度的新着重点,切实保障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学自治与法治——以高校处分权为切入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自治是高校处分权的正当性根据,法治是高校处分权正当行使的保障,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相反,法治对大学自治起到保护、促进、平衡和规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胡瀚 《前沿》2010,(22):44-46
韦伯"中国法"问题是他在建构宏大的社会理论过程中对中国与西方加以比较而形成的.韦伯认为中国法是家产制法律结构,其司法审判是家父长制的,并在私法、自然法观念、法学教育、法律家阶层等方面存在缺陷.后世学者关于韦伯"中国法"理论的争论其实质是对中国传统法律和司法的态度问题和中国法律变革的方向和路径选择的问题.而韦伯"中国法"理论的意义就在于为中国突破当下社会转型和法律变革的瓶颈,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一条可行路径提供了一种方法论.  相似文献   
5.
胡瀚 《法制与社会》2010,(12):289-290
马克思在其著作《资本论》中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资本家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他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他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他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从古至今追逐利益,是人的本能使然,很少有人能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不缴械投降。当一个人手握重权,而相应的监督制约又比较缺乏,他只需很少的付出,就能利用手中的职权为其谋取巨大的利益情况下,那么他极有可能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资本家那样,铤而走险,践踏法律,为自己谋取私利。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大多数情况是因为犯罪成本过低,可收到的利益却惊人,从而造成职务犯罪案件禁而不止,自古存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