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政治法律   2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国家构建是一个国家与社会、市场关系合理化的持续历史进程。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国家权力公共性的回归,这为现代国家构建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改革以来,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逐渐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操控社会的基本格局,公民社会发育、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展开,推动中国的现代国家构建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冯宏良  董四代 《前沿》2003,1(12):153-156
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决定了当前所进行的政治文明建设,必然要受"制度"因素与"非制度"因素的双重规制;政治文明建设应强调"非正式制度"因素的积极形态,使"非正式制度"因素的外在制约转化为政治文明建设的内源动力.  相似文献   
3.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定的经济关系必然表现为一定的利益关系.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是利益关系的本质形态,它决定并影响着利益关系的一切具体形式.在一定社会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多元、稳定的利益体系通过利益的合理分配构成一个相对均衡的利益格局.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旧的利益体系及其格局会不断被解构,原有的均衡会逐渐被打破,从而形成利益体系的新格局.可见,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必然会经历一个从旧的利益均衡经过新的利益不均衡直到重建利益均衡的过程,与此同时,围绕利益和权力的分配,政治系统也必然要经历一个超越旧的稳定状态直到重建新的稳定状态的过程.从动态的意义上可以认为,利益冲突的生成与消解构成了社会政治稳定的本质规定性.  相似文献   
4.
社会文化生态指的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处于变近过程中的社会文化系统在多元价值要素复杂互动的作用下所显示出来的整体存在状态,这种存在状态不是静止状态,而是在与政治系统和经济系统的互动中持续进行着价值内容的更新,通过价值内容的更新,文化生态得以不断展现出新的性质和特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文化生态表现为传统与现代交织中的价值多元。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原创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知世界之本 ,求创新之道”的精神 ;是批判性继承人类文明成果又打破旧的思维方式 ,寻求社会发展规律的精神 ;是在开放的体系中把握实践要求 ,不断创新的与时俱进精神。邓小平根据当今世界特点 ,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创精神 ,以一系列新的理论全面创新了科学社会主义 ,把它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中,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整体性的社会意识现象,因而也具有其相应的结构与功能。在逻辑结构意义上可以把意识形态划分为哲学方法论意义上的世界观、历史观、认识论,具有完备理论逻辑的价值学说体系,以及制度建构意义上具有实践取向的具体政策主张等三个层次。哲学方法论的科学性论证、价值学说体系的正当性说明以及具体政策主张的可行性展示,构成了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在逻辑意义上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缺一不可。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实现一方面有赖于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学说体系而展示出来的价值正当性和真理性,另一方面也有赖于意识形态作为一种价值理想能够通过制度实践而塑造完成的现实可行性,制度与价值的统一构成了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在规定性。  相似文献   
7.
政治稳定是对一个国家政治运行状态的判断,动态的意义上它标志着政治运行中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有序互动,静态的意义上,它表示政治运行中国家与社会在有序互动基础上所达成的均衡状态.国家与社会构成解读社会政治稳定内在逻辑的两个基本向度.改革以来,政治运行的稳定性因为国家与社会的互动生长而产生了质的飞跃.这种飞跃表现在,国家与社会在互动中日益形成一种互促性均衡结构.这种互促性均衡结构表现为两个方面的重要特征:其一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有序互动,即经过组织整合的成熟的社会权利意志向国家权力系统进行输送时,完全可以通过一个建构完善的制度通道而实现输送的稳定、高效、便捷;其二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动态均衡,即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可以通过一系列成熟的制度安排形成一种平稳关系.  相似文献   
8.
"物价上涨"近期成为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牵动所有人神经的关键词汇,公众困惑甚至愤怒于其中时,或许更为重要且迫切的是该如何对待它、解决它。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为此,本刊特邀请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国内高校的几位博士,请他们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公共管理等学科视角对物价上涨现象进行解读。哈耶克说,市场是一种"复杂现象"。所以对于"物价上涨"现象我们也只能做"模式预测",而无法太精确,难以求得一个精确的数量关系。但我们期望能在这种原则性的解释中,实现公众对于这一现象的认知情结与探究冲动,让我们的论坛可以延伸至刊物之外,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与改革深化集思广益。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术界对于社会政治稳定问题进行了持续的关注与研究,学术界对于政治稳定问题的研究一方面积极借鉴了西方政治发展研究的某些理论范式,另一方面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总体上看,国内学术界对于政治稳定问题的研究主要从现代化与社会转型、政治文化、政治民主化、政治参与、合法性、政治稳定的内涵等六个研究向度展开分析的。尽管学术界已经对政治稳定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理论透视,但还缺少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理论研究逻辑。  相似文献   
10.
王桂枝  冯宏良 《世纪桥》2013,(11):50-51
马克思在十九世纪的欧洲的时代背景条件下提出“消灭私有制”观点,认为私有制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将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探索还需要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