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相关蛋白Fas和FasL与增殖指标PCNA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分布及关联。方法:以非毒性甲状腺肿(NTG)为对照,采用TUNEL及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法检测9例乳头状甲状腺癌(PTC)患者甲状腺标本中细胞凋亡水平,PCNA、Fas和FasL的表达及分布。结果:PTC凋亡水平显著低下,与NTG组比较无差别(P>0.05),PTC中PCNA、Fas、FasL免疫染色阳性率分别为88.89%、87.5%、87.5%。PTC中PCNA阳性细胞增加,免疫染色强度增强并显著高于NTG组(P<0.01)。其标本阳性率PTC组>NTG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PTC中Fas、FasL免疫染色亦较NTG增强。部分癌细胞中PCNA与Fas或FasL共表达。结论:PTC凋亡极少见,增殖活动增加;Fas、FasL表达相对上调,共表达现象提示PTC中可能存在凋亡抑制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不同的餐后血糖水平对心率和血脂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76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按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分为3组;A组11.1~13.9mmol/L,B组13.9~16.7mmol/L,C组>16.7mmol/L,比较不同餐后血糖水平状态下心率和血脂的变化.结果:随着血糖水平的增加,心率的增加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但血脂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合并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的增高,对心率的增加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血脂的关系。方法:将10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无视网膜病变(NDR)组56例,有视网膜病变(DR)组53例,DR组进一步分为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DR)组38例和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15例,检测患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水平,分析各组间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DR组患者病程、血清TG、TC、LDL-C、HbA1c水平显著高于NDR组(P<0.05);PDR组病程、血清TG、TC、LDL-C、HbA1c水平也显著高于BDR组(P<0.05)。结论:DR的发生发展与血脂异常相关,检测血脂及治疗血脂异常对防止DR的发生发展有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IR)及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对105例T2DM有无合并脂肪肝患者的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体重指数(BMI)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依据其有无脂肪肝分为两组:脂肪肝组50例,无脂肪肝组55例。两组之间性别、年龄、病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组与无脂肪肝组T2DM患者FBG、2hBG、HbA1C、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组较无脂肪肝组ISI、HDL-C降低;TC、TG、FINS、2hINS、BMI升高(P<0.05或P<0.01)。结论:T2DM患者,尤其肥胖的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的IR,呈现高胰岛素血症、脂代谢紊乱,应加强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脂联素(APN)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正常健康对照组(NC组,20例),单纯2型糖尿病组(T2DM组,46例),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T2DM+MA组,54例)血清APN、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等。结果:NC组、T2DM组及T2DM+MA组血清APN依次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PN水平与BMI、WHR、TC、HbA1c呈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WHR、TC成为影响脂联素水平的最为显著的因素。结论:低血清APN可能与T2DM及其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关,APN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SAT)的诊断及其治疗。方法:对27例患者进行相关临床指标观察与测定,并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确诊后随机分为2组,甲组行地塞米松局部注射、乙组给口服强的松,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甲状腺疼痛、触痛消失及甲状腺肿大缩小时间等方面甲状腺局部注射地塞米松较口服强的松更有效,且副作用少。结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手段之一;地塞米松甲状腺局部注射可用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丁咯地尔,爱维治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60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组对照观察。治疗组40例给予静点丁咯地尔,爱维治,对照组20例给予肌注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神经传导速率的有效率也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丁咯地尔、爱维治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