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1.
刺果甘草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分析刺果甘草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25个峰,并且鉴定出峰所对映的化合物。化学成分主要为亚油酸乙酯(32.77%),十六烷酸乙酯(10.02%),2,3,7-三甲基-奎烷(6.49%),5-甲基-二十一烷(5.74%),二十三烷(3.80%),1-环乙基壬烯(3.70%),二十烷(3.63%),十八酸乙酯(3.59%)。结论:报道了刺果甘草根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花椒属药用植物资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阐述甘肃省花椒属7种药物植物资源的分布、药用价值及它们的发展前景。方法 参阅相关文献,对之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结果与结论 甘肃省花椒属资源比较丰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中有4种花椒具有潜在的开发能力,它们分别为:花椒、竹叶椒、川陕花椒和蚬花椒。目前对该属资源利用程度不够,应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烈香杜鹃挥发性成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烈香杜鹃 Rhododendron anthopogonoides Max-im.,别称黄花杜鹃、香材、小枇杷、小叶枇杷、大勒(藏名 ) ,是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 ,主要分布于甘肃、陕西、青海、山西、四川等地 ,且资源丰富。其枝、叶、花含芳香油 ,可作高级香料或日用化妆品等 ,并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健胃消肿、强身抗老等功能 ,常用于治疗气管炎 ;藏医广泛用于治疗肺病、喉炎、水土不服所致气喘、尿道炎、消化不良、胃下垂、胃扩张、胃癌、肝癌、肝脾肿大、水肿等[1,2 ] 。药理实验证实杜鹃浸膏 ig有止咳祛痰作用 ;杜鹃浸膏 ip有缓解支气管痉挛的作用[3] ;烈香杜鹃…  相似文献   
4.
光果甘草茎叶营养成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光果甘草的茎叶进行了氨基酸、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氨基酸含量、钙、钾含量较高,分别为26.14%(干物质)、139mg/100g、128mg/100g。为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烈香杜鹃 Rhododendron anthopogonoides Max-im.,别称黄花杜鹃、香材、小枇杷、小叶枇杷、大勒(藏名 ) ,是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 ,主要分布于甘肃、陕西、青海、山西、四川等地 ,且资源丰富。其枝、叶、花含芳香油 ,可作高级香料或日用化妆品等 ,并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健胃消肿、强身抗老等功能 ,常用于治疗气管炎 ;藏医广泛用于治疗肺病、喉炎、水土不服所致气喘、尿道炎、消化不良、胃下垂、胃扩张、胃癌、肝癌、肝脾肿大、水肿等[1,2 ] 。药理实验证实杜鹃浸膏 ig有止咳祛痰作用 ;杜鹃浸膏 ip有缓解支气管痉挛的作用[3] ;烈香杜鹃…  相似文献   
6.
酸梨果实营养成分含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继  吴建  姚健  杨永利  黄爱仑  梁万福 《营养学报》2003,25(2):161-162,166
酸梨是木梨 ( Pyrusxerophila Yu)的俗称 ,分布于山西、陕西、河南、甘肃等地 [1 ]。酸梨果实水分多、口感好 ,是人们喜爱的水果。在冬季 ,常被用来治疗哮喘、咳嗽等 ,本次对酸梨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研究 ,旨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1 材 料 与 方 法1 .1 材料  酸梨果实采自甘肃和政。1 .2 仪器   HITACHI 1 80 -8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640 0型火焰光度计 ,日立 83 5 -5 0型高速氨基酸分析仪 ,美国 Varian公司 5 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1 .3 方法1 .3 .1 蛋白质测定 : 微量凯氏定氮法 [2 ]。1 .3 .2 水分测定 :…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法对刺异叶花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确认了果皮中9种化合物,刺异叶花椒果皮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为黄樟素(62.02%),4-甲氧基-6-(2-丙烯基)-1,3-苯并二恶茂(19.42%),3,7-二甲基-1,3,7--辛三烯(6.16%),羟乙基乙烯(5.49%)和乙醚(4.16%)等。种子中确认了7种化合物,其主要挥发油成分为羟乙基乙烯(34.10%),异黄樟素(29.73%),1,4-二甲氧基-2,3,5,6-四甲基苯(12.33%),乙醚(10.26%)和(E)-9-十八烯酸(9.22%)。并在花椒属植物中首次发现大量黄樟素及异黄樟素成分,可以考虑将刺异叶花椒果实作为一种新的黄樟素资源而得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