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6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西米替丁 (Cimetidine)治疗前列腺增生 (BPH )手术后膀胱无抑制性收缩致膀胱疼痛症 (以下简称膀胱疼痛症 )报道较少 ,本院自 1983~ 2 0 0 1年用西米替丁治疗膀胱疼痛症 72例 ,经临床观察效果较好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 72例 ,平均年龄 72 (6 8~84 )岁 ,有排尿困难史 6个月至 8年 ,平均 3年 ,残余尿 10 0~ 80 0ml,平均 15 0ml,经CT、B超及直肠指检诊断为前列腺Ⅰ度增生 12例 ,Ⅱ度增生 4 4例 ,Ⅲ度增生 16例。有感染者术前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有肾功能不全者术前引流尿液 ,肾功能改善后…  相似文献   
2.
肝靶向抗病毒药Lac-PLL-ACV的制备及其趋肝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减少抗病毒药阿昔洛韦(Acyclovir,ACV)在治疗乙型肝炎中的肝外毒副作用,获得肝靶向ACV偶联物。方法:多聚赖氨酸(Poly-L-lysine,PLL)在氰硼酸钠的催化作用下与乳糖反应生成乳糖化多聚赖氨酸,乳糖化多聚赖氨酸与咪唑化阿昔洛韦在37℃pH9.5的条件下反应合成偶联物乳糖化多聚赖氨酸-阿昔洛韦(Lactosaminated poly-L-lysine-acyclovir,Lac-PLL-ACV)。偶联物经尾静脉注射进入小鼠体内后,收集小鼠血浆及肝脏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浓度,研究遇联物的体内分布和药代动力学。结果:HPLC检测证实Lac-PLL-ACV在血浆中十分稳定,不易解离出ACV。偶联物的肝最大摄取率约为60%,是ACV组的10倍以上,偶联物肝中的T1/2,AUC,CL分别为ACV的4.2倍,56.6倍和1/57,具有明显的肝靶向性。结论:乳糖化多聚赖氨酸作为肝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ASGPR)介导的一种药物载体,能使抗病毒药ACV获得较满意的肝靶向性。  相似文献   
3.
西米替丁(Cimetidine)治疗前列腺增生(BPH)手术后膀胱无抑制性收缩致膀胱疼痛症(以下简称膀胱疼痛症)报道较少,本院自1983~2001年用西米替丁治疗膀胱疼痛症72例,经临床观察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处理黄永平1药品中毒有害药品进入人体后,最快15分钟,最慢在8~10小时内可出现中毒症状。如面色潮红,头痛,恶心,流口水。严重时可出现腹痛、腹泻、呕吐、出汗、视物模糊、面色苍白,危重者常有惊厥、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瞳孔缩小、昏迷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对10例瓣膜置换术病人全血细胞胰岛素受体和红细胞ATP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放射配体结合试验,测定全血细胞胰岛素受体密度和亲和力;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细胞ATP含量,同时监测血糖和胰岛素浓度。结果:转流30分钟,血细胞高亲和胰岛素受体(R1)密度明显增加(P<0.01),亲和力(K1)明显降低(P<0.01),低亲和胰岛素受体(R2)密度也明显增加(P<0.01),但亲和力(K2)变化不大(P>0.05);停机30分钟,上述变化有所恢复,但未到转流前的水平。转流30分钟红细胞ATP含量明显降低(P<0.01),并持续到停机后30分钟,同时伴随血糖明显升高(P<0.01),胰岛素/血糖比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CPB可致血细胞胰岛素受体密度增加而亲和力下降,以及红细胞ATP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6.
合理的饮食是人类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在人类的生命过程中,许多老年人不能安享天年,除了机体老化和疾病等原因外,与日常饮食不当也有关。美国著名老年病学专家弗兰克大夫拟定了一份可延缓衰老的食谱,经过长期实践和医学专家的鉴定,证明是可行的。食谱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测定了慢性常压缺氧(Ⅱ组)、缺氧伴CO-2潴留(Ⅲ组)及对照组(Ⅰ组)大鼠红细胞变形能力与红细胞膜收缩蛋白二聚体(SP-D)和四聚体(SP-T)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Ⅱ、Ⅲ组红细胞变形指数(DI)和SP-D、SP-T相对含量与Ⅰ组均有显著差异,且Ⅱ、Ⅲ组的DI与SP-D/SP-T比值呈显著负相关。提示膜收缩蛋白的异常,可能是导致慢性缺氧和伴CO-2潴留大鼠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降糖舒心颗粒防治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机制是否包含着主动脉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 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和高热量饲料喂养建立2型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应用Southern杂交法定量分析大鼠主动脉LOX-1 Mrna的表达.结果:经降糖舒心颗粒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大鼠主动脉LOX-1 Mrna明显增加,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降糖舒心颗粒抗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能与其提高主动脉LOX-1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乙酰半胱氨酸对小鼠酒精中毒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5 %N—乙酰—L—半胱氨酸 (NAC)口服液对小鼠醉酒后血清乙醇浓度和肝、胃组织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生理盐水或5 %NAC口服液灌服小鼠30min后 ,再灌服白酒 ,记录小鼠翻正反射消失 (醉酒 )至恢复 (醒酒 )所需时间及24h内小鼠的死亡只数 ;另对小鼠以相同灌服方法连续6d灌服后眼眶取血并处死小鼠 ,立即取出其肝脏和胃 ,分别用生化比色法测定血清乙醇浓度和肝、胃组织乙醇脱氢酶活性。结果 :在醉酒实验中 ,与对照组比较 ,服用5 %NAC口服液组小鼠从饮酒到醉酒的时间明显延长 (P<0 01) ,醒酒时间明显缩短 ,且小鼠的死亡率明显降低 (P<0 05) ;服用5 %NAC口服液组小鼠血清乙醇浓度明显低于单纯服用白酒的小鼠 (P<0 01)。结论 :5 %NAC口服液具有解酒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基层医院特殊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的效果。方法收集医院特殊级抗菌药物会诊记录,对32例患者年龄、感染疾病分布、病原学、疗效、抗菌药物选择等进行分析。结果50岁以上占84.38%,下呼吸道感染占78.13%,呼吸科和重症监护室(ICU)占68.75%,平均使用疗程6.45 d,细菌学疗效清除率37.04%,临床疗效有效率68.75%,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有效干预率34.38%。结论医生多关注临床疗效,对细菌学疗效重视不够。临床药师可利用专业特长,参与特殊级抗菌药物会诊,优化抗感染治疗方案,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及细菌耐药性产生,促进特殊级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