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黄建猷  胡筱希  麦琬婷  黄周锋  章波  陆国寿  叶勇 《中草药》2021,52(14):4334-4340
目的基于HPLC指纹图谱、多成分定量与化学模式识别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不同产地消瘤藤Pileostegia tomentella质量,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46、265、320 nm,对14批不同产地消瘤藤药材进行指纹图谱及5种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研究,应用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等化学模式识别法对消瘤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14批消瘤藤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875以上,茵芋苷、紫丁香苷、当药苷、7-羟基香豆素和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质量分数分别为1.280 5~9.431 6、0.001 5~0.1558、0.089 8~1.863 1、0.328 9~3.382 6、0.073 9~1.112 8 mg/g;选取了12个色谱峰作为指纹图谱的共有峰,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4批消瘤藤分为3类,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通过主成分分析,进一步评价不同产地间质量的差异,从而发现S1、S12、S14等地的质量较优。结论广西不同产地消瘤藤存在一定质量差异。指纹图谱与含量测定相结合,应用化学模式识别法可全面评价消瘤藤质量。该法的建立为消瘤藤的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明花叶九节木中脂溶性成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甲酯化法、GC-MS-计算机联用等技术手段对花叶九节木中的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分离出41个组分,鉴定并确认了其中的14个成分,主要成分为油酸(23.18%)、γ-谷甾醇(17.86%)、亚油酸(11.79%)、棕榈酸(10.98%)。这些成分均为首次在该植物中鉴定出。结论:本研究的完成为花叶九节木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鸭跖草科裸花水竹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分离和纯化,并通过IR,EIMS及NMR等波谱学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裸花水竹草中共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三十九烷(1),二十烷酸辛酯(2),胆甾-7-烯-3-酮(3),22,23-二氢菠菜甾酮(4),二十四烷酸(5),三十烷酸(6),谷甾醇(7),菜油甾醇(8),豆甾醇(9),麦角甾醇(10),豆甾-7-烯-3-醇(11),豆甾醇-3-O-葡萄糖苷(12),胡萝卜苷(13),二十七烷酸甘油酯(14),bracteanolide A(15)。结论:其中化合物1~15均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离纯化退黄藤中的东莨菪内酯并测定其含量.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退黄藤中的东莨菪内酯,并根据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采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XDB-C1s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冰乙酸(39∶61),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45 nm.结果 东莨菪内酯3.11 ~31.1 μg·mL-1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29%,RSD=1.40%(n=6).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用于退黄藤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广西特色药材退黄藤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分离和纯化,并通过EI-MS及NMR等波谱学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从退黄藤中共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棕榈酸酯(1),维生素E(2),二十四烷酸(3),蒲公英赛醇(4),豆甾-4-烯-3,6-二酮(5),十七烷酸(6),二十六烷酸甘油酯(7),豆甾-4-烯-6β-醇-3-酮(8),二十七烷酸甘油酯(9),没食子酸乙酯(10),东莨菪内酯(11),3,3',4'-三甲氧基鞣花酸(12),没食子酸(13)。结论:化合物1~13均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消瘤藤为绣球花科冠盖藤属植物,具有袪风除湿,散瘀止痛,消肿解毒的功效,是传统瑶医药治疗癌症的主要药材之一。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苯丙素、萜类、有机酸(酯)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及抗炎等作用;质量控制方法有显微鉴别、色谱法及分子生物学等。综述消瘤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等现状,以期为深入研究消瘤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杉寄生药材中鞣花酸和3,3'-二甲氧基鞣花酸的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溶剂提取、硅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提取分离手段得到酚性化合物鞣花酸和3,3'-二甲氧基鞣花酸;建立其HPLC含量测定方法:采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2%磷酸水溶液(47∶53),流速0.8 m 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结果:鞣花酸在0.030 6~0.551 2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1.25%,RSD0.9%;3,3'-二甲氧基鞣花酸在0.018 9~0.339 5μg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101.34%,RSD1.5%。结论:鞣花酸和3,3'-二甲氧基鞣花酸为首次从杉寄生药材中分得,并建立了其HPLC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简便、快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可用于上述2种化合物含量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大头陈脂溶性成分。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大头陈药材的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通过计算机对标准质谱谱库的检索进行化学成分定性。结果:从大头陈脂溶性成分中共检出41个组分,并鉴定了39种成分。结论:这些成分主要为脂肪酸类化合物,其中23种成分为首次在大头陈中鉴定出。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