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年来,随着冠脉介入诊疗技术的普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的检出率逐步升高,CMD已成为远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络病理论认为CMD病位在络,病机为心络瘀阻、心络郁滞/虚滞和心络绌急,通络成为其基本的治法治则。芳香类药物可直接入络搜邪,芳香通络疗法较单纯活血通络法疗效更佳。故而从络病理论、芳香通络疗法的立法依据等方面,对芳香通络疗法治疗CMD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慢性心力衰竭(CHF)在经过现代医学系统治疗后,临床缓解期常遗留食欲减退、乏力、活动耐量下降等症状。CHF缓解期以心脾气虚、痰瘀水湿内停为基本病机,心脾气虚为疾病之根本、发病之基础,痰瘀水湿内停则是基本病理变化,贯穿疾病始终。临证治疗多以心、脾两脏为中心,标本兼顾,以培土消水、益气化痰、活血化瘀为法,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合温胆汤加减;同时配合腹针选用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等穴进行治疗,以健脾益心、通调气血、化湿利水。中药联合腹针可进一步协调脏腑功能,加强培补元气、疏通气血之功,使机体趋于稳态,最终达到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我国中老年残疾人抑郁症状现状及相关因素,为中老年残疾人抑郁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2018年随访数据,选择其中存在残疾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得分评定抑郁症状,选取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健康相关行为3个维度共14个变量探讨中老年残疾人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采用SAS 9.4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中老年残疾人1708人,其中检出有抑郁症状932人(54.5%),CES-D的得分为[(11.45±7.19)分]。自评健康状况一般、自评健康状况不好、自评记忆力状况不好、生活不满意、身体疼痛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OR=1.87、4.22、1.83、5.30、1.75);男性、受教育程度(初中-高中学历、高中以上学历)、睡眠时间(6~9 h)是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OR=0.74、0.72、0.10、0.56)。结论我国中老年残疾人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女性、受教育程度低、睡眠时间不适宜、自评健康状况不佳、自评记忆力状况不好、生活满意度低、伴有身体疼痛的中老年残疾人可能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合并抑郁为临床常见的双心疾病,中医“形神同调”的理念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心脾相关”理论,从心脾母子相生、阴阳相承、气血相济、神志相合等理论出发,以中医藏象、气血理论为支撑,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的病机进行了探讨,提出心脾气虚为疾病发病的内在基础,痰、瘀、郁为疾病发病的主要病理因素,虚、痰、瘀、郁互结是疾病发病的关键病机,在治疗上强调调脾护心、痰瘀并治、气血同调,倡导因时制宜,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