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10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剂量FK778对大鼠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剂量FK778对大鼠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制作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大鼠模型,将肾移植大鼠分为两组。肾移植后第16周开始治疗组大鼠接受FK778每日5mg/kg体重灌胃,对照组接受赋形剂。移植后每4周行24h尿蛋白含量测定,第24周处死大鼠,对移植肾组织行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实时定量RT—PCR检测。结果治疗组大鼠蛋白尿、肾组织病理损害程度,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浸润程度和对照组比较显著减轻,肾组织生长因子TGF-β基因的表达也减少。结论小剂量FK778能预防大鼠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减轻,TGF-β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减少,可能是其预防同种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机制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一般资料 共观察62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男性24例,女性38例;年龄36~75岁,平均57.4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7年,平均3.4年。两组间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诊断标准 根据1979年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修订的《冠心病诊断参考标准》筛选病例。 2.2 膏药制备 将三七1份,水蛭、黄芪各1.5份,沉香粉、冰片各0.5份,丹参、葛根各7.5份,天然麝香0.002份,制成流浸膏,加入苯甲酸钠防腐,置阴凉处备用。 2.3 治疗方法 2.3.1 治疗组 取两组穴位:第1组为心…  相似文献   
3.
王彤  魏立新 《中国针灸》2005,25(3):176-178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治疗孟加拉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滑膜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配合电针刺激鹤顶、内外膝眼等穴,并在膝关节周围行推拿按摩,治疗孟加拉人膝关节炎合并滑膜炎51例,观察1个疗程(10次).结果:显效17例,有效2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2.4%.结论:中国传统针灸推拿疗法对孟加拉人膝关节炎合并滑膜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血清IgG4水平对原发性膜性肾病(IMN)诊断及其与继发性膜性肾病(SMN)患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 检测28例膜性肾病患者(其中IMN 21例,SMN 7例)血清IgG4水平,并行尿蛋白测定及相关血生化检测,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IMN组和SMN组血清IgG4水平(分别为2373.86 ng/L±1156.59 ng/L和1321.57 ng/L±1330.28 ng/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尿蛋白定量(分别为6.46 g/d±6.41 g/d和5.74 g/d±3.53 g/d)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主要血生化指标比较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血清IgG4水平检测可作为临床IMN的诊断及其与SMN鉴别诊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肖远灿  李岑  杨红霞  杜玉枝  张明  毕宏涛  魏立新 《中草药》2021,52(15):4731-4740
传统名贵中药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中砷超标及其安全性问题近年来备受关注,针对冬虫夏草中砷的研究逐渐增加并不断深入。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从冬虫夏草砷及砷形态的分析方法,砷的含量、分布、存在形态,安全性评价,以及野生和人工仿生繁育冬虫夏草中砷含量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冬虫夏草中砷的认知及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冬虫夏草安全性评价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魏立新  杜玉枝 《中成药》2008,30(2):236-238
目的:分析治疗胃病常用的藏成药帕朱胶囊(寒水石,诃子,石榴子,胡椒,荜拔等)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方法提取帕朱胶囊的可溶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提取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鉴定了22种化合物,主要成分含量为胡椒碱44.2%、亚油酸21.1%、甲基-甲撑基奥-异丙烯内酯10.5%、棕榈酸4.8%和γ-羟基-榄香烯酸内酯3.5%等。结论:藏药帕朱胶囊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胡椒碱和亚油酸,两者含量共占全部提取物的65.3%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在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中使用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洛伐他汀(Lovastatin)治疗对肝脏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治疗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的机制。方法大鼠2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采用灌胃法给予大鼠洛伐他汀治疗2周。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技术分别检测LDL受体蛋白和其mRNA在肝脏的表达,同时检测大鼠相关血生化指标。结果肾病综合征大鼠洛伐他汀治疗2周后,血清总胆固醇、LDL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以及尿蛋白均显著降低(均P〈0.05),血清白蛋白显著升高(P〈0.05),血肌酐在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肝脏LDL受体蛋白较肾病综合征组显著增加(P〈0.01);肝脏LDL受体mRNA水平在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肾病综合征大鼠经洛伐他汀治疗后,其肝脏LDL受体缺乏得到明显改善,伴随的高脂血症也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魏立新  杜玉枝 《中药材》2007,30(11):1401-1403
目的:用新方法提取藏药材石榴籽油,并对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为石榴籽的药理研究和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方法提取石榴籽的可溶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提取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鉴定了10种化合物,主要成分含量为亚油酸40.0%、油酸22.7%、棕榈酸17.5%、硬脂酸9.0%及共轭亚油酸5.7%。结论:藏药材石榴籽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亚油酸和油酸,两者含量共占全部提取物的62.7%。  相似文献   
9.
电针少泽穴治疗产后缺乳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立新  王宏才  韩颖  李彩芬 《中医杂志》2007,48(11):996-998
目的评价电针少泽穴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探讨电针对不同证型、不同年龄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产后缺乳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电针双侧少泽穴,对照组电针双侧商阳穴。均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并随访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为69.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于不同证型、不同年龄的患者,治疗组在提高泌乳量、维持催乳素水平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少泽穴治疗产后缺乳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魏立新 《世界针灸杂志》2006,16(1):42-44,53
"Treating vitality"and"reserving vitality"are very important manipulations during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diseases. "Treating vitality" comprises adjusting and treating both the acupuncture doctor's and the patient's vitality; while "reserving vitality" demands the acupuncture doctor carefully to experience the sensations of 'excess' or 'deficiency' under the needle, wait for the arrival of qi, observe the patient's responses, and then perform reducing or reinforcing needling manipula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ate of excess- or deficiency- syndrome. "Treating vitality" and "reserving vitality" impenetrate the whole process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all along. Through years' clinical practice, the author of the present paper discusses the functions of the two aspects in every stage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including before acupuncture, during needle insertion, during retention and withdrawal of the needl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ain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reating and reserving vitality and arouse many acupuncture doctors' atten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