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灯盏细辛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基因功能及信号通路,并结合Meta分析验证灯盏细辛在POAG的有效性。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对灯盏细辛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进行初步预测,使用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信息进行标准化;通过GeneCards、DrugBank、OMIM、DisGeNET、TTD数据库对POAG靶点进行筛选,将药物靶点及疾病靶点进行整合取交集得到灯盏细辛治疗POAG的关键靶点信息,并用Venn图表示;通过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软件对关键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运用R语言对关键靶点进行分析得到核心靶点,并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功能分析(GO)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选取灯盏细辛中的木犀草素、槲皮素等5种关键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通过Discovery Studio2019(DS2019)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基于Meta分析验证灯盏细辛治疗慢性高眼压模型动物模型在眼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凋亡的影响。结果(1)靶点:灯盏细辛治疗PO...  相似文献   
2.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连接先天性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桥梁。随着对干眼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TLRs及信号通路在干眼免疫应答中的诱导和调控作用日益受到关注。目前的研究表明,对TLRs及信号通路的调控有助于减轻或阻止干眼炎症反应过程,因此对TLR信号通路的调节及控制在干眼的治疗及预防中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TLRs及其信号通路参与干眼发病机制,不同干预方法对干眼TLR通路的影响,并对未来发展的前景及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主要表现为视野的进行性下降并伴有失明的潜在风险,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和人力资源负担。其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亦缺乏有效且稳定的治疗方法。作为我国传统的疾病治疗方法,中医药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具特色的理论优势,对青光眼的临床防治起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以VOSviewer为代表的文献知识单元处理图谱工具,可以将复杂的文本信息以图谱的方式进行直观呈现。该文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展现国内中医药领域治疗青光眼的研究进程,并深入分析相关研究热点,为接下来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揿针埋针疗法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肝经风热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上皮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肝经风热证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组予揿针埋针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1个疗程为7 d,共治疗3个疗程。分别观察2组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症状积分、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及角膜知觉敏感度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症状、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及角膜知觉敏感度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症状及角膜荧光素钠染色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埋针疗法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上皮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肝经风热证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82.86%,起效迅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全面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数据库,以及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外文数据库,检索时间段均为从各数据库建立至2021年5月8日.纳入使用复方血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揿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理论基础。方法结合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及整理从中医学以及现代医学角度分析揿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原理。结果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病位在黑睛,脏腑辨证为肝,风、热、痰、瘀、虚为本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病理因素。而揿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中医理论基础来源于皮部-经络理论和卫气理论,在现代医学方面则主要基于皮-脑轴理论。结论揿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理论基础较为充分,相关临床或实验研究可进一步开展,为揿针的广泛应用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中医证候、证素、证型的分布特点及关联规则。方法 检索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数据库中临床研究、病例报告等相关文献。使用Excel软件进行录入并规范术语,运用R语言对POAG证素、证型、证候进行频数、频率、关联规则分析及可视化。结果 (1)一般情况:共纳入文献70篇,共提取中医证素23个,其中病位证素8个,以肝最多,为95次(16.41%),其次为心神(21次,3.63%)、肾(20次,3.45%)等;病性证素15个,以阴虚证素最多,为76次(13.13%),其次为阳亢(57次,9.84%)、气滞(55次,9.50%)、气虚(39次,6.74%)、血虚(39次,6.74%)等;共提取中医证候142个,最多为视物模糊(77次,5.01%),其次为脉弦(66次,4.29%)、眼胀及胀痛(66次,4.29%)、头晕(62次,4.03%)、脉细(58次,3.77%)等;共提取证型31种,最多为肝郁气滞证,共25次(35.71%),其次为肝肾阴虚证(14次,2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