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高运军 《中国药业》2003,12(2):61-62
目的:筛选 抗脂肪肝胶囊的适宜辅料和成型工艺。方法:在25℃、相对湿度为75%的条件下,用同一剂量的不同辅料与抗脂肪肝胶囊全浸膏粉制成药粉和颗粒后,就其吸湿百分率进行比较。结果:以玉米淀粉为辅料与药粉混合制粒,成品的吸湿率最低。结论:药粉吸湿率较大,而药粉与玉米淀粉混合制粒后,可大大提高成品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皮康冲剂由大黄、黄连、黄芩等10多味中药组成,据文献报道[1]。黄连、黄芩配伍在煎煮过程中产生沉淀,而大黄可提高黄芩中黄芩甙的溶出率,故提出在生产中将黄连单独打细粉,余药煎煮,浓缩成稠膏后与糖粉,糊精,黄连粉混匀,制成冲剂,使各成分含量得到提高,由于成品中含生药原粉,使得冲剂溶解性差,甚至影响卫生学会合格率,后改用80%乙醇回流提取黄连,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种工艺制得冲剂中盐酸小檗碱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盐酸小檗碱含量接近,改进后工艺解决了冲剂的溶解性问题,同时保证了卫生合格率  相似文献   
3.
八正清淋栓中大黄酸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样品,以不同浓度的乙醇分段洗脱处理供试液,并用HPLC法对八正清淋栓中的大黄酸进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误差均满意。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癌痛宁巴布剂中乌头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采用Kromasil C18柱(4.6mm×250mm),流动相为甲醇-0.2%三乙胺(66:34),测定波长为230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结果乌头碱在0.126-0.630μg的范围内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47%,RSD为1.2%。结论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癌痛宁巴布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皮康冲剂工艺与溶解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康冲剂由大黄、黄连、黄芩等10多味中经组成,据文献报道。黄连、黄芩配伍在煎者过程中产生沉淀,而大黄可提高黄芩中黄芩甙的溶出率,故提出在生产中将黄连单独打细粉,余药煎煮,浓缩成稠豪后与糖粉、糊精,黄连粉混匀,制成冲剂,使各成分含量得到提高,由于成品中含生药原粉,使得冲剂溶解性差,甚至影响卫生学会合格率,后改用80%乙醇回流提取黄连。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种工艺制得冲剂中盐酸中盐酸小檗碱含量进行  相似文献   
6.
皮康冲剂制备工艺对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不同制备工艺皮康冲剂中的盐酸小檗碱及黄芩甙含量,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比较。结果表明:黄连单独处理,于制粒前加入黄芩等药煎煮的稠膏中制得的冲剂,盐酸小檗碱及黄芩甙含量为最高,分别为6.79%,5.30%;而黄芩、黄连等药合煎制得的皮康冲剂,盐酸小檗碱及黄芩甙含量为最低,分别为0.49%,3.19%。为皮康冲剂制备工艺优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苯巴比妥钠注射液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室温下苯巴比妥钠水溶液易发生水解,生成苯乙基醋酰尿(Phenylethylacetylurea)沉淀,即失去疗效,故不宜制成水溶液注射剂。中国药典(1977年版)收载的是粉针剂;英国药典(1980年版)为90%(W/V)丙二醇和10%(V/V)水的复溶媒制成20%苯巴比妥钠注射液,美国药典(XX版,1980)没有指定具体溶剂,仅指出该注射液为苯巴比妥钠在一种适宜溶剂中的灭菌溶液。目前国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方法,同时测定止痒洗剂中盐酸小檗碱、芍药苷和大黄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Agli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1×50 mm,1.8 μm),流动相为甲醇- 0.1 %磷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1,检测波长为240 nm,柱温为30 ℃。结果 盐酸小檗碱、芍药苷和大黄素分别在0.0346~0.4152 μg,0.3190~3.8280 μg,0.0250~0.300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44 %,95.62 %和96.48 %。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为制定止痒洗剂质量标准及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宁心痛颗粒中川芎、细辛混合挥发油成分β-环糊精(β-CD)的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川芎、细辛混合油的利用率、包合物收率为指标,考察挥发油与β-CD比例、β-CD与水量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等4个因素。结果: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β-CD与油比例6∶1,β-CD与水比例1∶6,包合温度60℃,包合时间2h。结论:优选包合工艺条件制备的包合物包合率及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癌痛宁巴布剂中乌头碱的透皮吸收特性。方法:采用体外透皮吸收,以V-C扩散池为实验装置,研究该制剂的体外释放及透皮吸收行为。结果:将平均累积透皮吸收百分率对t1/2进行线性回归,其相关系数r均在0.96以上,说明w%~t1/2呈一定的线性关系。结论:为研究乌头碱透皮吸收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