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喜炎平注射液在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粘附分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20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122例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后评估患者效果,疗程结束后进行6个月随访,比较2组症状消失时间、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ICAM-1)和炎性因子水平、安全性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用药后呼吸困难、咳嗽、哮鸣音及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2周后ICAM-1、IL-4、IL-1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IL-12及IFN-γ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ICAM-1、IL-4、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IL-12及IFN-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用药过程中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头晕嗜睡发生率及疗程后1、3个月复发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疗程后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喜炎平注射液用于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者,能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有助于降低ICAM-1及炎性因子水平,药物安全性较高,能降低远期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随机平行对照研究通脑益髓汤治疗急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诊治的94例急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降压、调脂等相关对症治疗。试验组:于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脑益髓汤。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认知功能及血清Cor(皮质醇)、HSP70(热休克蛋白70)表达变化。结果相较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两组认知功能及血清Cor、HSP70表达均改善,且试验组认知功能评分及血清HSP70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Cor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脑益髓汤治疗急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确切,能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3.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常见病、多发病。我院儿科于2000~2003年用锌硒宝佐治RRI,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生期补充Ⅱ(SNAPPE-Ⅱ)在危重症新生儿中的应用及其与血乳酸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1年5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连续收治的150例新生儿的临床指标,观察其SNAPPE-Ⅱ的各项指标、综合评分及其血乳酸水平与死亡的关系,对病儿SNAPPE-Ⅱ、动脉血乳酸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非危重组、危重组和极危重组病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7.018,P0.05);死亡组的SNAPPE-Ⅱ总分明显高于存活组(Z=-4.518,P0.05),死亡组的动脉血乳酸水平亦高于存活组(t=-7.630,P0.05);危重症新生儿总体动脉血乳酸水平与SNAPPE-Ⅱ总分呈正相关(r=0.683,P0.05)。结论 SNAPPE-Ⅱ总分与动脉血乳酸水平呈正相关,两者对新生儿死亡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独一味总环烯醚萜苷胶囊的主要药效学及急性毒性。方法 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独一味胶囊高剂量组(1 756 mg/kg),独一味总环烯醚萜苷胶囊低、中、高剂量组(86、172、430 mg/kg),每组10只,采用二甲苯致耳肿胀、冰醋酸致扭体、热板法镇痛实验考察抗炎、镇痛作用;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相同5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1周,末次给药后1 h,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采用经典的急性毒性实验法,比较独一味胶囊、独一味总环烯醚萜苷胶囊、总黄酮、大极性部分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独一味总环烯醚萜苷胶囊中、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耳肿胀(P0.05);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扭体次数(P0.05),但痛阈值无明显变化(P0.05);高剂量组能显著缩短TT,抑制APTT,增加FIB(P0.05),但对PT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剂量胶囊均未引起小鼠死亡,仅高剂量组使小鼠轻度腹泻和活动下降。结论独一味总环烯醚萜苷胶囊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止血作用,而且急性毒性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芩翘口服液联合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东营市东营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急性扁桃体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头孢克肟颗粒,体质量<30 kg者,每次3 mg/kg,2次/d;体质量≥30 kg者,10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芩翘口服液,1~4岁者,5 mL/次,3次/d;5~7岁者,8 mL/次,3次/d;8~12岁者,10 mL/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5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典型症状积分、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总分、儿童生活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4.0(PedsQL4.0)总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统计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0%(P<0.05)。治疗后,两组咽痛积分、咽干灼热积分、发热积分、扁桃体肿大积分、喉核黏膜充血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均以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凝血功能指标与危重评分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11月~2011年11月入住本院的137例新生儿进行危重评分,并检测凝血指标,比较患儿凝血指标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危重足月儿D-二聚体(D-D)各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情越重,D-D水平越高;危重早产儿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D-D各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病情加重,PT、APTT延长,D-D水平增高;相同危重程度各组早产儿D-D水平与足月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D与新生儿的胎龄及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危重早产儿更易发生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腺苷蛋氨酸(SAMe)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瘀积症(PNAC)的防治作用。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本院应用胃肠外营养的VLBWI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入院即开始应用SAMe(思美泰)0.1g/d,连用7d,两组患儿分别在日龄1d及14d时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对应用胃肠外营养14d以上者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42例,发生胆汁淤积4例(9.5%),观察组43例,发生胆汁淤积2例(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29.7±4.6)d,血清TBA(96.7±14.6)μmol/L,DBil(48.9±4.4)μmol/L。ALP(298.3±30.7)U/L,观察组住院时间(21.3±3.5)d,血清TBA(43.7±9.2)μmol/L,DBil(20.1±4.9)μmol/L,ALP(187.9±39.4)U/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Me可显著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PNAC的发生率,减少住院天数,未观察到药物不良反应。防治VLBWIPNAC需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9.
龙静  王竹文  马晓花 《山东医药》2012,52(43):61-6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氟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将9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予氟伐他汀40 mg/d和80 mg/d治疗,连续4周;另外选择3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1组和2组临床疗效;测定三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内皮素(ET-1)和脂联素(APN)水平。结果治疗2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治疗1组(P<0.05)。ACS患者治疗前血清MMP-1和ET-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PN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ACS患者治疗后血清MMP-1、ET-1明显降低,APN明显升高(P均<0.05),尤以治疗2组为著(P<0.05);血清MMP-1、ET-1与APN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氟伐他汀治疗ACS效果确切,尤以高剂量时为著;机制可能为通过调节MMP-1、ET-1、APN水平而减轻血管炎性反应和稳定粥样斑块。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窒息并发多器官损伤2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并发器官损伤的发病率、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危重新生儿窒息并发多器官损伤患儿202例,人院后行支持、对症、维持等综合抢救,同时针对不同器官损伤积极进行相应治疗。治疗前及治疗7d行心电图、胸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检查,观察临床疗效及患儿各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7d,202例患儿治愈112例,占55.4%;好转78例,占38.6%;治疗有效率为94.0%。治疗后患儿血清肌钙蛋白Ⅰ、心肌酶、尿素氮、肌酐、转氨酶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新生儿窒息多并发心、肺、脑、肝、肾、胃肠等器官不同程度损伤,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减轻病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