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笔者通过分析血管性痴呆的病因病机认为,肾虚痰瘀是其重要病机,故治疗应以补肾益精、活血祛痰为主,并佐以开窍之品.临床应用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3.
目地:研究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中医辨证规律。方法:通过观察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中医四诊材料,中医证候量表。结果: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有明显中医辨证规律,其中气蒙心窍型占33.33%,气血瘀滞型占25.0%,痰湿阻遏型占16.67%,痰瘀互结型占15.0%,痰火扰心型占11.67%,脾虚痰浊型占8.33%,脾肾亏虚型占6.67%。结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病情变化有明显的中医辨证规律,可以为指导临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探讨从三阳论治皮肤病的指导意义。李富玉教授认为邪毒蓄积于三阳经是皮肤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三阳论治皮肤病符合临床辨证论治,具有实际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对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sis plaques,CAS)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及颈动脉B超检查,探讨CAS稳定性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CAS治疗提供临床依据.结果 CAS稳定斑块患者中气血亏虚型、肾精不足型所占比例较大.CAS不稳定斑块患者中,痰瘀阻络型、气虚血瘀型所占比例较大.表明稳定斑块患者以虚证多见,不稳定斑块患者以实证、虚实夹杂证多见.结论 不同中医证型CAS的稳定性不同,痰瘀阻络证、气虚血瘀型CAS稳定性差,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证型.  相似文献   
6.
银屑病是一种以特征红斑鳞屑性损害为特点的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李富玉主任医师认为银屑病主要是三阳经受邪,治疗从三阳论治,收到良效。  相似文献   
7.
治未病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方法[1],《黄帝内经》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将治未病概括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病防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头颅MRA表现与血管性痴呆(VD)的相关性.方法 对卒中半年以上的患者,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分为VD组及脑卒中后无痴呆(SWD)组,并回顾性分析两组在卒中的MRA资料.结果 VD组中后循环系统、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的深穿支及大脑动脉终未分支MRA闭塞、狭窄及硬化率明显高于SWD组(P<0.05).其中后循环中椎动脉及基底动脉闭塞、狭窄及硬化最为明显(P<0.05),脑血管淀粉样变患者后循环系统、大脑前动脉发生闭塞、狭窄及硬化的机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后循环系统、大脑前动脉及大脑动脉终未分支MRA闭塞、狭窄及硬化可作为发展为VD的预测指标,椎动脉及基底动脉闭塞、狭窄及硬化对本病的预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李富玉教授是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中医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全军中医药学会副会长,解放军总医院特聘教授,中医师承研究生博士生导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业医40余载,学验俱丰。学术上衷中参西、师古而不泥古,理、法、方、药上有很多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0.
李富玉主任医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全军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从医三十多年,对白塞氏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李老认为此病多由饮食不节,脾不健运,湿邪郁久或热化或寒化,蕴结于肝经循行部位上所出现的相应病证,故本病多应从肝论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