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医药卫生   75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交实验法优选骨碎补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骨碎补的提取工艺。方法:以骨碎补总黄酮及柚皮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进行优选,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HPLC法测定柚皮苷含量。结果:提取次数是骨碎补有效成分提取的关键因素,其次是溶媒用量.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为最次要因素。结论:最佳提取工艺为骨碎补用1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1h/次。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药橡胶膏剂多项致敏因素并进行控制优化,解决橡胶膏剂引起的过敏问题,提高其安全性、有效性及舒适性。方法:根据中药橡胶膏剂的特点,分析基质辅料、药物成分、溶媒、裱褙材料以及促渗剂等方面存在的致敏因素,选择新型基质辅料及溶媒、运用制剂新技术、筛选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等方法以解决过敏性问题。结果:通过探讨中药橡胶膏剂过敏性问题解决策略,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降低橡胶膏剂皮肤过敏性。结论:分析中药橡胶膏剂中存在的致敏因素,提出过敏性问题解决策略,以期提高中药橡胶膏剂质量可控性和安全性,加快其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3.
基于黄酮成分吸收代谢的炙淫羊藿炮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淫羊藿为传统补益类中药,经羊脂油炙后可增强温肾助阳的作用。以往文献对淫羊藿的炮制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变化和药理药效变化2个方面,本课题组创新性从黄酮成分吸收代谢角度,并基于活性成分转化-肠吸收屏障网络耦联作用研究炙淫羊藿的炮制机制。炙淫羊藿炮制作用分为炮制过程“热”和炮制辅料“羊脂油”的作用2个关键环节,课题组通过连续承担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从ADME角度着重阐明了炙淫羊藿炮制过程中“热”的作用与科学内涵,并首次提出基于“自组装胶束”体内形成机制阐述炮制辅料“羊脂油”的作用与增效机制。该文就课题组多年来对炙淫羊藿炮制机制的研究思路和成果进行总结,并对后续的研究方向和内容进行展望,以期为现代中药炮制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药肝毒性问题受到了日益广泛的重视。目前,肝细胞系、亚细胞、三维培养、模式动物等体内体外模型在中药肝毒性的筛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系统观和整体论的引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以及网络毒理学等新方法开始逐步应用于中药肝毒性标志物挖掘和肝毒性预警等方面。该文通过总结近年来中药肝毒性研究领域的成果,分析和探讨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结合病/证模型和网络毒理学的中药量-效-毒关系研究"的新思路,同时也对该课题组开展的淫羊藿潜在肝毒性的初步研究进行了概述,希望能为中药肝毒性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指导原则提供理论基础,推动中药肝毒性研究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养正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其中枸杞子、人参进行了定性鉴别;用薄层光密度法对黄芪中有效成分黄芪甲苷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本品定性鉴别色谱特征明显,易于区别;本品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2~1 0 μg ,平均回收率95 .8% ,RSD为2 .5 %。结论:建立了该制剂的质量标准,其鉴别与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靠、实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续断总皂苷和三七总皂苷配伍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双侧摘卵巢手术建立大鼠原发性骨质疏松模型,术后3个月开始连续给药3个月,观察续断总皂苷和三七总皂苷配伍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骨生物力学及骨代谢相关血清生化的影响.结果 续断总皂苷和三七总皂苷配伍可显著增加大鼠股骨与腰椎的骨密度、提高骨生物力学(P<0.01),同时提高血清ALP的水平(P<0.01).结论 续断总皂苷和三七总皂苷配伍可使去卵巢所致的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增加,骨生物力学提高,有明显的治疗骨质疏松作用,且配伍后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7.
炮制对东北南星中氨基酸及部分无机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考查不同炮制方法(浸、煮)及不同辅料(矾、姜、胆汁)对东南星中氨基酸及部分无机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基酸,用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无机元素。结果:东北南星中总氨基酸含量生品明显高于各炮制品,胆南星含量最低,其它各炮制品含量相当。而炮制后有无机元素引入或损失。结论:水漂是东北南星炮制后氨基酸含量降低的关键因素,辅料中无机元素的东北南星炮制后无机元素变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斑马鱼模型结合相关分析高效辨识补骨脂毒性成分群。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7个产地18个批次补骨脂中4个香豆素类、4个黄酮类和补骨脂酚的含量。以斑马鱼(6 dpf)死亡率、脏器中毒形态、半数致死浓度(lethal concentration 50,LC_(50))值为指标,采用斑马鱼模型评价18个批次补骨脂水煎液的毒性。将各类成分的含量分别与斑马鱼LC_(50)值进行相关分析,辨识毒性成分群,并通过对代表成分的斑马鱼毒性评价进行验证。结果不同产地18个批次补骨脂水煎液中香豆素类、黄酮类、补骨脂酚的含量差异较大,4个香豆素类成分、黄酮成分(新补骨脂异黄酮)和补骨脂酚含量最大值分别是最小值的3.47~5.60、5.30、6.47倍。斑马鱼毒性评价结果显示18个批次补骨脂水煎液对斑马鱼毒性差异较大,其中LC_(50)最大值是最小值的7.2倍。毒性与成分含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斑马鱼毒性与黄酮类成分、补骨脂酚的相关性较好(R~2分别为0.623 4、0.587 8),与香豆素类成分的相关性较低(R~2为0.187 7)。各类代表成分的毒性评价结果表明,补骨脂酚和3个黄酮成分(补骨脂甲素、新补骨脂异黄酮、补骨脂乙素)是补骨脂致毒的关键成分,香豆素类成分的安全性相对较好。结论斑马鱼模型可高效、灵敏反映不同批次补骨脂毒性的差异,通过毒性与成分含量的相关分析,能够快速发现补骨脂中毒性相关成分群,为从中药复杂体系快速发现毒性及其相关物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灵芝甾醇类活性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关于灵芝抗肿瘤的研究,多集中在多糖和三萜类成分的研究,甾醇类成分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但笔者认为甾醇、三萜和多糖共同构成灵芝抗肿瘤的物质基础。甾醇的抗肿瘤作用不容忽视,多种甾醇类单体成分报道具有抗肿瘤活性,如麦角甾醇、过氧化麦角甾醇等;在甾醇组分(多个有效单体成分构成)层次上研究灵芝抗肿瘤物质基础,更符合中医药理论体系。文章对近年来灵芝中发现的甾醇类活性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韦英杰  陈宁  刘媛  陈玉俊  徐秋江 《中成药》2005,27(6):734-735
化橘红是较常用止咳化痰中药.系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grandis 'Tomentosa'或柚Citrus grandis(L.)Osbeck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前者习称"毛橘红",后者习称"光七爪""光五爪".本品具散寒,燥湿,利气,消痰之功效.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1].化橘红是广东省名贵的地道药材,主含挥发油、黄酮及多糖等有效成分,药典以柚皮苷含量为化橘红质量评价指标.因此我们以柚皮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化橘红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