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长托宁作为全麻病人麻醉前用药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道分泌物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例需全麻手术病人,在麻醉诱导前静注长托宁0.015 mg/kg,观察注药前、后5、10、20分钟各时点的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及口干程度以及术中术毕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情况.结果:病人使用长托宁后5、10、20分钟的血压、心率与使用前相比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脉搏氧饱和度未见明显改变,用药10分钟病人有轻度口干,术毕拔除气管导管时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较少.结论:长托宁用于全麻病人麻醉前给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口服Ⅱ号避孕药对血小板功能及血液凝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口服Ⅱ号避孕药对血小板功能及血液凝固性的影响,本文对65名连续服药妇女进行了研究。她们的年龄为27~45(平均36.5)岁。服药期限1~17(平均6.7)年。测定项目有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粘附率,血小板聚集率,Ⅷ因子相关抗原,抗凝血酶活力等。20例未服药妇女作对照。测定结果服药组血小板粘附率、聚集率及纤维蛋白原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Ⅷ因子相关抗原略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抗凝血酶活力显著降低(P<0.001)。本文就急性心肌梗塞及血栓栓塞的潜在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预防此类并发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两维和M型超声心动图的八种数学公式对测定35例正常人和心肌梗塞病人EF值的可靠性比较。结果表明两维超声心动图的六种数学公式,特别是短轴观多断面公式和心尖长轴观双面公式,对正常人和心肌梗塞病人EF的测定均很精确(相关系数r分别为0.96和0.98,P<0.01)。M型超声心动图的二种数学公式,特别是Pombo公式,测定的EF显著偏高。当存在缺血性室壁活动障碍时,其可靠性有限。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1964~1980年间内科住院心脏病5656例,以5~6年为一期,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心脏疾病在内科住院病例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冠心、心肌炎、心律失常更明显,而风心病逐趋减少,且平均年龄增高。老年心脏病见有明显增多趋势,且冠心病占首位。本文反映了上海地区心脏病的变动情况。认为随着我国老年人口增多,老年心脏病学将是我国临床医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张丁  郑立山  刘芹  张琦  陶清 《安徽医药》2020,41(3):257-260
目的 观察LiDCOrapid监测下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对老年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入住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90例胃肠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iDCOrapid监测下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组(L组)与经验麻醉组(E组),每组45例。L组采用LiDCOrapid监护仪监测心脏指数(CI)、每搏量变异率(SVV),以SVV(≤ 12%)、CI[≥ 2.5 L/(min·m2)]、平均动脉压(维持在基础值±20%)为目标,调整补液和心血管药物的使用;E组仅凭医师临床经验实施血流动力学管理。记录术中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以及术后恢复和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L组患者术中液体输注总量为(859.16±178.61)mL、尿量为(257.83±149.22)mL,均少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和麻醉苏醒室留观时间分别为(25.29±10.63)min和(40.44±10.12)min,短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患者术后首次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35±1.47)d和(11.91±1.89)d,均短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患者术后第24小时血乳酸为(0.86±0.29)mmol/L,低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DCOrapid监测下的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能够减少老年胃肠手术患者术中输液总量,加快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盐酸氢吗啡酮硬膜外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疼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TKA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氢吗啡酮组(M组),舒芬太尼(S组)3组。记录术毕3组4h、12h、48h、72h静息和活动时的VAS评分、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M组在术后各时点的静息状态VAS疼痛评分(RVAS)均低于S组和C组,M组在术后各时点的主动功能训练时的VAS评分(IVAS)均低于C组,M组在术后12h及术后48h的IVAS低于S组。3组患者在镇静程度、不良事件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结论:盐酸氢吗啡酮硬膜外镇痛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平板运动试验应用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试验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多年来国内普追采用的是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该试验虽设备简陋,使用方便,但它是一种单级的亚极量运动试验,对心脏负荷是以体重来校正,忽视了人们对运动的适应能力和心脏工作效率的差异,对某些隐性冠心病患者,特别是对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其运动量显然不足。故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揭示心肌缺血的敏感性比其他的亚极量和极量运动试验为低.近十余年来国外已采用极量运动试验,逐级增高运动负荷,使运动时心率达到该年龄组最大预计数的85~100%,以提高冠心病的检出率。平板和踏车运动试验为常用的大运动量的运动试验。  相似文献   
8.
α-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药—哌唑嗪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感神经系统活动与高血压的关系尚未明了,正常人与高血压病患者周围循环中儿茶酚胺水平的差别很小,或则结果并不一致。但高血压病患者常有异常的交感神经系统反应,即通过肾上腺素能受体(受体)引致的血管收缩作用较之正常人增强,由此推想这些受体不正常。近年来由于对这些特异性受体的分类和肾上腺素能的神经传递有了新的认识,维持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的平衡和稳定成为治疗高血压病的基础。多年来应用β受体拮抗药疗效不甚满意,自从1976年哌唑嗪(prazosine)应用于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射不同剂量盐酸氢吗啡酮对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64例,手术麻醉方案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穿刺点L3-4,0.75%布比卡因1~2 mL注入蛛网膜下腔.手术结束后即刻关节腔内注射盐酸氢吗啡酮,根据注射剂量大小不同将其分为小剂量组(32例,单次注射0.2~0.3 mg盐酸氢吗啡酮)和大剂量组(32例,单次注射0.3~0.6 mg).观察两组术后不同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生理应激反应指标及追加术后疼痛药物(氟比洛芬脂)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镇痛4 h、8 h、12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小剂量组术后镇痛16 h的VAS评分低于大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痛12 h、24 h的血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表达显著高于术毕时点(P<0.05),但两组术毕、镇痛12 h、24 h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追加氟比洛芬酯率25.00%、追加次数(1.2±0.4)次分别高于大剂量组18.75%、(1.1±0.3)次,但两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尿、肝肾功能均无异常,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术后腔内注射0.2~0.3 mg盐酸氢吗啡酮能较好抑制生理疼痛应激反应,且并不增加术后追加镇痛药物用量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对Wilson's病(WD)患者脾切除术术后早期疼痛的效果。方法:WD 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盐酸芬太尼注射液组(F组)和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组(O组)。入室后,行常规麻醉诱导、维持。术毕拔管当患者主诉疼痛时,F组立即静脉注射盐酸芬太尼20 μg(10 μg/mL),O组立即静脉注射盐酸羟考酮2 mg(1 mg/mL);必要时间隔5 min给予1 mL,重复给药,直至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4分。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内,记录给药总次数及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记录患者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镇静评分。出PACU后1 h、3 h、6 h,对患者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询问并记录出PACU后6 h的各项不良反应。出PACU后48 h,询问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询问并记录出PACU后至首次给予补救药物时间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PACU内,与F组比较,O组的呼吸频率减慢及血氧饱和度下降的发生率均降低(P < 0.05和P < 0.01);Ramsay镇静评分O组亦明显低于F组(P < 0.01)。与F组比较,O组滴定给药次数明显减少,补救给药例数明显降低,首次补救镇痛间隔时间明显延长(P < 0.01)。出PACU后6 h,与F组比较,O组呼吸频率减慢和血氧饱和度下降,发生率及镇静评分均降低(P < 0.05~P < 0.01)。出PACU后48 h,与F组比较,O组镇痛满意度增高(P < 0.05)。结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对WD患者脾切除术术后早期疼痛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