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药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糖尿病肾病已成为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本文介绍了中药通过影响糖基化终产物、葡萄糖转运蛋白1、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β、血管内皮素-l、一氧化氮合酶、转化生长因子-β1、金属蛋白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凋亡细胞和相关组织的基因表达,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2.
《医门法律》之咳喘辨治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门法津》以之形寒饮冷,比类暑湿火之邪,扩充了对咳嗽病因病机认识和治疗;纠正了《内经》中“秋伤于湿”乃“秋伤于燥”之误,立“燥气伤肺”之论,以甘寒立法治之;久病咳喘责之痰饮、留饮、伏饮,治之趋胃趋肠而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证型的尖锐湿疣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根据中医理论将尖锐湿疣(CA)患者辨证分型为湿毒聚结和脾虚毒蕴两型,应用ELISA技术对两个证型的CA患者血清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干扰素(IFN-γ)水平进行检测。结果:CA患者存在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的异常变化,并且两个中医证型的CA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有所不同。结论:不同中医证型的尖锐湿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的严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中药冬梅饮(DMY)对糖尿病大鼠非酶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的影响,探讨中药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链尿佐菌素(STZ)建立早期DN模型,观察中药冬梅饮对其血糖、肾标志蛋白尿微量白蛋白(uAlb)和1α-尿微球蛋白(u1α-MG)、肾脏病理和肾皮质AGEs的影响。结果:模型大鼠的血糖、尿微量白蛋白(uAlb)和1α-尿微球蛋白(uα1-MG)、肾皮质AGEs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冬梅饮能降低模型组肾皮质AGEs(P<0.01),且冬梅饮尚能明显降低肾标志蛋白(P<0.05,P<0.01),改善模型大鼠的病理改变。结论:冬梅饮可抑制肾皮质中AGEs沉积,阻止DN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雪功 《新中医》1990,22(9):24-26
本文着重介绍张锡纯运用黄芪对知母、石膏对人参、滑石对淮山药、人参对赭石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药慢肾蛋白停对慢性肾炎湿热证家兔白细胞表面Fc受体、尿蛋白、自由基、血脂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尿蛋白测定阴性的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慢性蛋白停组、中药保肾康组和正常组,前3组进行免疫制模8周,从制模第3周起,蛋白停组和保肾康组给予相应药物.实验第4、6和8周各进行1次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8周后测定血中红细胞表面Fc受体、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等指标.同时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慢肾蛋白停能明显提高Fc受体数,降低尿蛋白、TG和MDA水平,升高HDL水平,并提高SOD的活性,减慢肾组织病理变化.结论:慢肾蛋白停能降低尿蛋白,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肾损害,对慢性肾炎湿热证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微观辨证”和“微观辨证论治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观辨证的内涵包括3个层次,即应用现代实验技术,阐明证的物质基础,建立证的微观标准。在辨证微观化的实践过程中,微观与宏观并非等价,微观现象难以逆推宏观证候。微观辨证必须有独特的证型分类,必须有对应的论治方药。“微观辨证论治体系”一旦形成,“微观辨证”将会成为中医诊断学中的第9种辨证方法。  相似文献   
8.
气不归原、水不归原、火不归原为明清医家治病求本的三大话题,而张景岳尤多发明。它涉及到气、水、火的属性,证候机理,治疗方法。本文对此进行探讨,以阐明本质而利于临床运用。 气不归原与动气、怔忡、喘促 气不归原而宗气上泄,标在心肺而其本在肾。景岳认为:胃气上为宗气,而传之于肺,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炎湿热瘀血夹杂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认为慢性肾炎的病因病机为热郁湿浊、阴伤血瘀,临证治疗时多针对其病因病机进行辨证分型论治为主,以尿唾液酸、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苷酶、血栓素-前列环素等作为湿热证与血瘀证的微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
陈雪功 《山西中医》1997,13(4):53-54
脑病“引血”两法浅说安徽中医学院(230038)陈雪功关键词脑病治法引血上行引血下行引血上行与引血下行两种治法,以气血升降学说为理论基础,以恢复人体气血自稳调节为目的,在改善人体血流供求平衡,治疗脑部疾患方面,有着广泛的适应证。本文就此作一浅论。1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