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建杰教授系上海市名中医,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工作,其论治慢性乙型肝炎临证经验是:1.顾护中州,扶正为主; 2.重视毒邪,清化为辅; 3.剿抚并举,各因制宜; 4.四诊合参,重视舌象; 5.中西结合,病证互参。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中国汉族人群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分布规律.方法 通过多中心、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经具有国际认证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采用国际通用的测序方法分析病毒基因型.结果 共采集全国不同地区18个研究中心764例(男性384例,女性380例)患者血标本,患者平均年龄(44.9±14.3)岁,平均病程(7.7±7.3)年.最终对740例患者的病毒基因分型进行结果分析.中国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共有4种主要基因型和9种亚型,其中以基因1型为主(69.6%),尤其是1b型(68.38%).在较少见的基因6型中,以6a亚型较多.以南、中、北地区划分,基因l型在南北地区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因2a型分布的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高;较少见的基因3b型、6型主要分布在南方省份.结论 中国汉族人群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共有4种主要基因型和9种亚型,而少见基因型的分布存在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难治性丙型肝炎HCV基因型临床特征及芪术冲剂抗病毒疗效观察。方法将入组的204例难治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SANGER测序法进行病毒基因型分析,并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芪术冲剂(治疗过程中的兼夹证进行固定药物和固定剂量的随证加味)治疗,对照组予安慰剂,治疗疗程均为48周。在第0周(治疗前)、第4周、第12周、第24周、第48周(治疗后)、第72周检测HCV RNA定量。结果在完成48周治疗的182例病例中,173例检测得基因型,其中1b型为129例,占74.6%,非1b型占26.4%。1b型和非1b型患者在性别、BMI指数及血清ALT、AST基础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1b型患者的病程要长于非1b型,年龄要大于非1b型,HCV RNA基础水平要高于非1b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芪术冲剂治疗组中非1b型患者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为42.86%,而1b型患者的SVR率仅为9.0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V基因非1b型患者对芪术冲剂有更好的抗病毒应答,HCV基因型对中药复方抗病毒学应答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我国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我国汉族初治基因1型CHC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前瞻性研究。研究分为治疗组[聚乙二醇干扰素(pegylated interferon,Peg-IFN)α-2a┼利巴韦林(ribavirin,RBV)┼扶正解毒方]和对照组(Peg-IFNα-2a┼RBV┼中药安慰剂),治疗48周,本文分析治疗至第24周时的数据。结果研究共纳入我国汉族基因1型初治CHC患者352例(治疗组178例,对照组174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88.0%和81.1%的患者获得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治疗第24周时,治疗组和对照组HCV RNA阴转率分别为88.2%和83.0%。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最多见的不良反应为流感样症状、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无患者因不良反应而脱失,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基因1型CHC患者的HCV RNA阴转率。  相似文献   
5.
大半夏汤原方所治病证的病机特点为胃虚不能消谷,胃失和降,其气上逆,导致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的胃反之症。叶天士根据大半夏汤配伍特点,去掉其中甘壅守补的白蜜,加用茯苓以通阳,合辛以开降的半夏、甘以补胃的人参创立"通补阳明"一法,并予以化裁及合用他方,兼养胃阴,开泄厥阴,临证治疗多种疾病,为运用经方的大家。  相似文献   
6.
慢性丙型肝炎与慢性乙型肝炎在西医学上属于不同的病,有各自独立系统的发病机制、病理学诊断、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两者的中医治疗多法从前人治疗肝病的经验,或一概归入病毒性肝炎的中医治疗,并无细分.但二者在中医证治上是不同的,有必要对其进行区别比较,使临床诊治不致混淆.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葛根芩连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对照原则,将60例湿热型的小儿秋季腹泻(轮状病毒阳性)患者分为治疗组和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每组2D例,均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儿科门诊患者。治疗组口服葛根芩连汤中药汤剂,中药对照组使用龙胆泻肝汤中药汤剂治疗,西药对照组口服思密达治疗。治疗72小时后观察。评价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2小时后排便周期、大便性状、发热症状及伴随症状,根据证候积分判定疾病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结束时各组排便周期、大便性状比较,葛根芩连汤组疗效优于抗病毒口服液组(P〈0.01);发热症状比较,葛根芩连汤组疗效优于思密达组(P〈0.01);证候总积分疗效评价比较,葛根芩连汤组疗效优于思密达组(P〈0.01),抗病毒口服液组疗效优于思密达组(P〈0.05)。各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葛根芩连汤和抗病毒口服液均能显著退热,改善大便性状及伴随症状,但葛根芩连汤在治疗腹泻方面效果更好,并兼顾全身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感染性腹泻病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文章从仲景经方、经验方药、中成药治疗、灌肠及其他疗法5个方面综述感染性腹泻的中医治疗进展,体现出中医中药治疗的特色和优势。中医药治疗感染性腹泻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存在诊断标准尚不统一,辨证分型差别较大,疗效判定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倡议今后中医药治疗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报告应更具科学性、规范性。  相似文献   
9.
"舍时从证""因时制宜"均起源于《黄帝内经》。"因时制宜"与"舍时从证"一脉相承互为补充,"因时制宜"重视的是"常",是根据以往规律和经验来施治;而"舍时从证"注重的是"变",当疾病证候与一般规律不一致时,不能局限于常规,要坚持以证为主,随证施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着同样的致病因素,相同的症状,但是由于地域不同,体质不一,有寒湿疫、湿热毒疫之论,治法有发表、攻里之分,用药有辛温、寒凉之别。虽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部分病证与发病时令是一致的,需要遵循常规,根据诊疗方案做到"因时制宜",但临证也要注意不拘于时令客邪、不惑于内脱外闭、不执于热病养阴。  相似文献   
10.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丙肝”)为传染性疾病,全世界约有1亿8千万人感染,且有上升趋势。迄今临床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目前,中医学术界已将运气学说应用于病毒性肝炎的防治,但还没有关于运气学说与丙肝关系的专门研究。为此,笔者就相关理论作一探讨,期冀对丙肝临床防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