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腰俞穴阻滞在肛肠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阻滞时间。方法:80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腰俞穴注入2%利多卡因、生理盐水,治疗组腰俞穴注入1.192%甲磺酸罗哌卡因、0.2%利多卡因、生理盐水。结果:对照组麻醉优良率为92.5%,阻滞时间(2.2±0.8)h,治疗组麻醉优良率为97.5%,阻滞时间(5.1±1.9)h,两组病例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麻醉效果满意,安全性高,阻滞时间长,适用于较大肛肠手术。  相似文献   
2.
视路诱发电位联合检测在视路挫伤诊断中的应用附属医院眼科杨运兰陈凯军龚秀梅生理学教研室陈永昌模式翻转视诱发电位(PaternReversalVisualEvokedPotentialsPVEP)可反映视觉信息自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向视皮层传导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针药结合治疗活动期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结合口服膈下逐瘀汤治疗活动期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与相关机制.方法:活动期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0例,以随机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结合口服膈下逐瘀汤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足三里,两组均治疗14天观察疗效、各症状评分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 (5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52/60,P<0.05);②观察组溃疡、水肿、糜烂、息肉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③两组治疗后腹泻、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症状评分和血清IL-1β、IL-6和TNF-α炎性因子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1.7%(1/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5% (6/52,P<0.05).结论:膈下逐瘀汤结合针刺足三里治疗活动期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能有效提高疗效,并降低复发率,缓解临床症状,促进黏膜的修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反应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董晋宝  陈凯军 《中外医疗》2009,28(19):107-107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10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用吗丁啉治疗,治疗纽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结果2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慢性腹泻71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晋宝  陈凯军 《中外医疗》2010,29(1):101-101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在慢性腹泻中的治疗应用。方法将13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进行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思密达治疗。结果2组组间差异显著。结论参苓白术散在慢性腹泻治疗中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老年阑尾炎穿孔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发病特点、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方法分析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收治的42例老年人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2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治愈40例,好转2例。结论老年人坏疽穿孔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应在充分的术前准备下及早行合理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安氏熏洗剂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40例病例按就诊顺序分为3组,治疗1组78例,治疗2组85例,治疗3组77例。所有病例均采用安氏熏洗剂坐浴治疗,治疗l组坐浴5min,治疗2组坐浴10min,治疗3组坐浴15min。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NPIS数字疼痛分级法(Numeric Pain Intensity Scale)评估疼痛程度。结果:治疗2组治疗后疼痛差值与治疗1组、治疗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氏熏洗剂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由于较高的流行率、致残率以及致死率, 现已成为一项世界性的公共卫生挑战。持续的气道、肺部炎症以及肺组织结构的破坏是COPD的主要病理特征。即使在危险因素消失后, COPD的炎症依旧持续进展, 提示COPD中炎症自我维持机制的存在。免疫反应介导了COPD炎症反应的发生, 但是其中的关键机制并不是很清楚。本文总结了COPD炎症发生的适应性免疫相关机制, 并提出其中的自身免疫机制可能是COPD慢性炎症自我维持的关键。自身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有望为COP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疗效。方法:2007-01~2008-12我院选择性施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1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胆瘘1例,经对症处理痊愈出院。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具有腹腔镜切除术的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