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5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4 毫秒
1.
目的观察应用多抗甲素对重症肝炎的疗效及甲襞微循环改变。方法选择乙型肝炎患者男22例 ,女20例 ,ALT均在200u以上 ,HBsAg滴度均>1∶64。随机把病人分为两组 ,甲组为治疗组 ,乙组为对照组 ,甲、乙两组各有男11例 ,女10例。两组除按常规治疗外 ,甲组加用多抗甲素5mg肌注每日1次 ,一周后改为10mg肌注每日1次 ,第三周改为静脉滴注 ,每日1次 ,连续两周。第一疗程共20d ,休息2d后作肝功能检查 ,HBsAg滴定度。第五周开始用10mg肌注每日1次至第七周末 ,休息4d后改用5mg肌注每日1次一周即为第二疗程。结果第一疗程结束 ,甲组21例患者ALT下降至100u以下者18例(85.7 %),HBsAg滴度降至1∶64以下者17例 (80.7 % )。对照组ALT下降至100u以下者10例 (47.6 % ),HBsAg滴度下降至1∶64以下者2例 (9.5 % ) ,第二疗程结束甲组ALT正常19例 (90.4 % ),HBsAg 滴度<1∶6419例 (90.4 % ) ,而对照组ALT正常者13例(60.9 % ),HBsAg 滴率<1∶64共16例 (70.6 % )。观察甲襞微循环在用多抗甲素前后 ,都有明显改变。结论多抗甲素对微循环有明显改善作用 ,治疗中无一例有不良反应 ,是肝病的治疗佐剂 ,具有临床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丹参对脊髓损伤早期自由基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观察大白兔脊髓损伤模型,早期及使用丹参后的变化,探讨丹参在脊髓损伤早期对自由基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改良的Allen‘s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分别在不同时段测定血液标本和脊髓标本的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通过应用丹参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并在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的变化。结果损伤组血液标本和脊髓标本中MDA升高、SOD降低,丹参组血液标本和脊髓标本中MDA有所减低,SOD有所升高,丹参组血液标本和脊髓标本所测定的各个指标与损伤组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别。组织学形态上,丹参组治疗组脊髓损伤程度小,神经元细胞破坏少。结论脊髓损伤后血液和脊髓组织中氧自由基含量升高,丹参能有效清除自由基,从而保护脊髓,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继发损伤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放疗联合三苯氧胺治疗晚期乳腺癌脑脊髓转移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49岁.2003-05因左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0/25转移于当地医院行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行CAF方案化疗6周期.术后未行免疫组化检查,未用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型血清学与输血对策。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80例,对其临床数据使用APSS19.0进行分析,研究其血型转变过程及配套治疗的效果。结果以上80患者均成功植活,其血型转变过程平稳可控。结论异基因HSCT后输血治疗过程,以移植患者现有的血型血清学为依据相容性输血,实质上是保证患者在血液ABO血型转变的过程中充分避免凝血反应和溶血反应带来的副作用的过程,以及后续化疗过程中保证造血功能重建和血液机能重建得以稳定实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MK)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大鼠Th1Th2细胞平衡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随机选择SPF级健康SD孕3周左右,体质量在200~250 g孕鼠60只进行实验,将60只孕3周左右自然分娩SD母鼠与新生大鼠分为3组,每组20只,分别为:MK处理BPD模型组(MK组)、BPD模型组(BPD组)、常氧饲养对照组(对照组)。MK组、BPD组饲养在95%的高氧环境中,其中MK组给予MK(腹腔注射,10 mg·kg-1·d-1)处理,BPD组给予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处理。对照组亦给予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处理,饲养在常氧环境中。比较3组大鼠的肺功能、肺损伤局部巨噬细胞亚群和Th细胞功能亚群、肺损伤局部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大鼠Ri、Re、Th1、Th1/Th2、IFN-γ、TNF-α、IL-1β、IL-6、IL-4、IL-10、IL-13水平BPD组高于MK组,MK组高于对照组(P < 0.05);Cl、MVV、FEV1/FVC、Th2水平BPD组低于MK组,MK组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MK具有调节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大鼠Th1、Th2细胞平衡,降低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究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以授课为导向的教学(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的双轨教学对儿科实习生教学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8年9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儿科实习生83人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原则分成研究组(n=44人)和对照组(n=39人)。研究组进行PBL联合LBL双轨教学,对照组进行LBL教学。在出科时比较考核成绩(理论、操作、综合能力得分)、教学效果总评分、教学方式满意度。 结果 2组基础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儿科专科理论知识成绩、专科基础操作成绩和综合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实习人员认为双轨教学更有利于系统全面掌握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课堂气氛活跃有吸引力、语言组织表达和自信心提高、有利于知识掌握和记忆、强化儿科工作流程、增加学习压力、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研究组教学效果总评分、教学相关内容实际应用效果评分及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合模式能培养实习生判断性思维和临床能力,有效地激发实习生自发学习动机,提高沟通能力,培养交往及协作能力。 结论 HPBL联合LBL双轨教学可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实习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熟练各种操作,对培养更优质人才具有积极作用,并且实习生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8.
陈莉  陈信 《中华全科医学》2020,18(4):564-567
目的 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需做早期诊断,本次研究即对持续脑功能监测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 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6月—2019年5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应用持续脑功能监测,对照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对2组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2组敏感性、特异性比较,观察组分别为90.00%、86.67%,对照组分别为63.33%、6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脑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2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Vs和Vd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24 h和48 h的Vs和Vd检测值均明显降低(均P<0.05),2组72 h的Vs和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不同时间的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参数组间与时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 结论 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进行监护,持续脑功能监测是一种客观、可靠的脑功能监护手段,可提高监护的准确性,准确反应病情,利于后期的治疗,有利于对新生儿生命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通关藤提取物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影响,及其对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作 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 法检测通关藤提取物对前列腺癌细胞DU145、PC3、RM-1 和LNCaP 增殖的影响; 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 法检测DU145、PC3 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并用Western Blot 法检测EMT 相关核心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波形蛋白 (Vimentin)的表达。结果通关藤提取物可以明显抑制PC3、DU145、RM-1 和LNCaP 细胞的增殖,并呈现一 定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在作用72 h 后,通关藤提取物对PC3、DU145、RM-1 和LNCaP 细胞的半数抑制浓 度(IC50)值分别为53.45、57.22、44.82、50.95 mg·mL-1。与对照组比较,通关藤提取物(30、60 mg·mL-1)可以明 显抑制DU145 和PC3 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P < 0.05,P < 0.01,P < 0.001)。通关藤提取物干预后, DU145、PC3 细胞的形态发生了明显改变,与对照组比较,EMT 标志物Vimentin 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 < 0.05,P < 0.01)。结论通关藤提取物能够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可能与其下调Vimentin 蛋 白表达,进而抑制EMT 有关。  相似文献   
10.
人体科学与智力开发──在全国第二届中小学气功应用学术研讨会上的报告(上)中国人体科学学会,中国人体科学研究院陈信教授21世纪是智力竟争的世界。哪个国家在今后的世界上智力开发越领先,那个国家就在世界上站得领先地位。这一推论是得到世界有识之士的公认的。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