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评价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毛细支气管炎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甲基强的松龙和地塞米松。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并比较住院天数。结果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与地塞米松比较,喘憋及哮鸣音缓解时间上有显著差别(P〈0.01),但在湿啰音及咳嗽持续时间和平均住院日方面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缓解毛细支气管炎的症状方面优于地塞米松,但不能缩短疾病的病程及住院日数。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全年与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是以侵袭儿童和小婴儿的最为严重。一般以冬、春季发病较多,11月后发病率开始上升,2~4月达到高峰。脑膜炎双球菌隐藏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经空气传播,进入呼吸道而引起感染。现以我院近年临床上对小儿流脑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2004-01~2005-04 134例呼吸道感染儿童,均系我科住院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4例,男33例,女41例;年龄6月~1岁4例,2~4岁18例,5~7岁29例,7~9岁15例,9岁以上8例;病程1~6天;体温<38℃34例,>38℃29例,>39℃11例;咳嗽74例,便秘70例,纳差34例,喉间痰鸣16例,腹胀8例,肺部罗音53  相似文献   
4.
小儿败血症1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目前婴幼儿及年长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血培养及药物敏感情况,以利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本院近一年收治的108例婴幼儿及年长儿败血症病例的临床特征及血培养和药物敏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108例败血症患儿中,以婴儿期发病度最高达83.3%。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感染途径以呼吸道和消化道为主。致病菌以CNS居于首位占55.6%,金葡菌居于第三位,仅占6.7%。CNS及金葡菌对万古霉素100%敏感,CNS对红霉素及青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达74.6%和71.6%。结论:CNS是目前婴幼儿及年长儿败血症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降低其耐药性,应加强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闫秀彬 《哈尔滨医药》2002,22(4):100-100
癫痫持续状态是持续性脑节律紊乱引起的临床长时间的反复发作,持续30min以上,发作期间意识不恢复,若不及时正确处理,可因生命功能衰竭而死亡,存活后也可能由于惊厥性脑损伤而产生严重后遗症。应尽量争取在1~2h以内  相似文献   
6.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邸顺祥  肖琼  丁会  闫秀彬  刘锐 《中国药房》2005,16(20):1566-1567
目的:观察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疗程均为5d~7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2·2%(P<0·01)。治疗组中仅1例出现轻度胃部不适,停药后自行消失。结论: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gamma globulin.IVGG)治疗川崎病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在对37例IVGG治疗川崎病的观察与护理中,通过密切监测怠儿体温及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液体的出入量,准确掌握输注丙球的速度与时间。结果 在输注丙球的过程中,严格掌握输液速度,细致、全面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结论 IVGG治疗川崎病较常规方法疗效好而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合并脑疝9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合并脑疝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方法应用脱水剂(甘露醇)采用小剂量、短间隔、速度快的方法,治疗和控制脑疝。结果多数脑疝患者在72小时内得到控制,占49.5%。小脑幕切迹疝84例,死亡25例,小脑扁桃体疝7例,全部死亡。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重点应用脱水疗法,降低颅内压,使移位的脑组织尽快复位是降低本病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2例.治疗组应用痰热清注射液[0.3~0.5ml/(Kg·d)],最高剂量不超过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 ~ 2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7天左右.对照组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剂.观察两组患儿退热时间、退疹时间、疗程时限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退热时间、退疹时间、疗程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 =5.96,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确切,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17例暴发型流脑病人的监护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7例暴脑患儿的抢救护理经验,以使临床医护熟练掌握急重症抢救程度,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按常规护理,加强急救护理手段及皮肤瘀班的重点护理。结果9例治愈,6例好转,死亡2例。注重皮肤护理,可以减少二次感染的机会,缩短住院日数。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紧急有序的抢救手段及精心细致的护理,有助于患儿的抢救成功,早日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