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23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左心人工瓣血栓形成──附二例报告曾冲,梁汝琼,李广镰,邢植斐人工心瓣膜血栓形成(ProstheticHeartValveThrombosis,PHVT)是心瓣膜替换术尤其是机械瓣替换术后主要合并症之一。发病率虽低─—国外报导为0.03%~4.3%─—...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71例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男31例、女40例)和54例年龄、性别相当的正常人的超声脉冲Doppler血流频谱(PDE)检查结果。一、方法仪器为MK-6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MHz。以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显示左  相似文献   
3.
<正>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多在10至30岁内死亡,存活至60岁以上者极罕见,我们近年发现一例,报道如下:患者招某,女,62岁,于1992年体检时曾发现“先天性心脏病”,因无明显症状,未作进一步检查治疗.1996年1月1日,因气促4小时,咯血一次,意识障碍半小时而入院.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相似文献   
4.
牡蛎泽泻汤是《伤寒论》治疗下肢水肿的有效方剂。但条文中的应用指征不明确,本次通过有限的调查,将很少的临床病例做一总结。 对象与方法:以难治性、局限性下肢水肿6例(男2例、女4例,年龄18~79岁)为对象,诊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总结8例心脏介入治疗并发急性和亚急性心脏压塞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年龄9~85岁,于介入性治疗术中出现急性心脏压塞3例,在术后延迟出现亚急性心脏压塞5例。其中行起搏器植入术2例,临时心脏起搏2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3例,右心室造影1例。均行心包穿刺及留置引流导管治疗,抢救成功7例,死亡1例。提示心脏介入性治疗合并急性和亚急性心脏压塞多与操作不当有关,应加强防范意识,改进操作技巧;心脏压塞的早期识别和果断处理是成功抢救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患者左心功能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对26例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患者和20例健康人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和C肽释放试验,并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探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结果发现左心室射血分数<0.50的患者(LEF组)、左心室射血分数>0.50的患者(NEF分数)和正常组空腹血糖浓度接近,而空腹胰岛素水平却LEF组>NEF组>正常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三组依次增大;LEF、NEF两组糖耐量受损与异常增高的胰岛素释放反应并存,LEF组胰岛素释放反应强度大于NEF组;某些收缩功能参数(主要是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多个胰岛素抵抗参数显著相关。提示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与胰岛素抵抗程度相关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SHG)对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灌注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初次发生STEMI并在起病12 h内行直接PCI治疗的非糖尿病患者352例,按入院即刻血糖(SG)水平分为三组:正常血糖组(SG7.0 mmol/L)114例;血糖升高组(7.0 mmol/L≤SG≤11.1 mmol/L)128例;高血糖(SHG)组(SG11.1 mmol/L)110例。比较三组患者直接PCI后心肌灌注指标包括术后2 h ST段回落(STR),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及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差异。PCI后随访12个月,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随访期内心脏不良事件(MACEs)的发生情况。结果正常血糖组、血糖升高组、SHG组三组患者随血糖水平升高,术后2h STR良好比例(71.9%vs.53.9%vs.44.5%)及TMPG2-3级比例(70.2%vs.54.7%vs.46.4%),均逐渐降低(P均0.05),术后CK-MB峰值逐渐升高(189.2±78.9mmol/L vs.214.6±80.1mmol/L vs.246.5±79.2mmol/L,P0.01)且术后7~10天LVEF明显降低,以高血糖组降低最明显[(52.7±7.2)%vs.(50.8±6.7)%vs.(49.1±5.5)%,P0.01]。PCI后随访12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三组患者累积无MACEs事件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5%vs.85.9%vs.77.3%,Logrank=7.173,P=0.028),在校正了年龄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SHG是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MACEs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SHG组患者较正常血糖组患者术后发生MACEs的风险增加3.546倍(RR=3.546,P0.01)。结论 STEMI患者并发SHG会导致直接PCI再灌注治疗后心肌灌注水平降低,致使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升高,影响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8.
1901年 Morquio 首次报道了一个家族,同胞8人中5人有房室传导阻滞。此后,Osler 等相继报道了各种心脏传导障碍的家族病例。1970年 Simonsen 等统计文献中仅报道11个家族31例病人;而据1979年 Kiriyama 等的不完全统计文献中已有58个家族247例病人。说明本病已逐渐引起重视。一、命名本病指在同一家族多个成员中发生的,以心脏传导系活动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家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55例各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t-PA、PAI活性进行了初步探索,并与正常对照组对比。结果表明:各组患者血浆t-PA活性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中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AMI)组降低更为显著、但此二组的血浆PAI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各组患者血浆t-PA/PAI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与心绞痛 AMI组相比:心律失常、心衰、陈旧性心梗组的血浆t-PA活性及t-PA/PAI均明显增高,但血浆PAI活性均明显减低。心绞痛 AMI组的血浆t-PA活性及t-PA/PAI与年龄有明显负相关,提示血浆t-PA、PAI活性异常在冠心病、心绞痛和AMI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重要的病理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中老年心脑血管病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将455例住院患者予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高尿酸血症、血脂的关系,又按年龄分成3组,分析组间各因素间关系.结果: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高尿酸血症与斑块形成有显著关系(p<0.05).中年期脑梗死、糖尿病与斑块有显著关系,老年前期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与斑块有显著关系,老年期高尿酸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死与斑块有显著关系.结论: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是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斑块形成与冠心病、脑梗死密切相关.颈动脉超声检查简便、无创、重复性好,对在不同年龄段并有相关疾病及危险因素的中老年患者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早期斑块及性质判断,可以提供临床积极干预的依据,及时预防治疗临床心脑血管事件,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