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阴侧切伤口两种缝合线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会阴侧切伤口两种缝合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0例自然分娩会阴切开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0例。观察组采用快薇乔可吸收合成缝线连续皮内缝合法,对照组采用丝线传统缝合法。并对两组产后切口疼痛、炎性反应、硬结、愈合情况及产后远期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会阴切口疼痛、炎性反应、硬结、愈合情况及产后远期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会阴侧切连续皮内缝合法疼痛轻,组织反应小,甲级愈合率高,愈合后的切口瘢痕小、产妇产后更舒适,有利于产妇身心康复,改善产妇的产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346例会阴侧切术后采用的三种缝合方法的临床效果,以利于选出最佳缝合方法,对提高母乳喂养率及产科质量大有好处。方法通过比较2005年1月~2007年8月我院产妇会阴侧切后3种缝合方法的出血量、线结反应、疼痛程度,伤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等观察项目。结果全层间断一次性缝合法的伤口出血量少,无线结反应,疼痛程度轻、伤口愈合良好、住院时间短,优于另两种缝合法。结论全层间断一次性缝合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术前抢救配合及术后护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宫外孕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资料及术前抢救和术后护理的方法。结果:65例患者抢救全部成功,无一例在抢救及手术过程中死亡。休克得到良好纠正,所有患者的切口均甲级愈合,无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结论:抢救前的准备工作应到位,抢救中的循环改善工作应重点落实,手术中的生命体征检测应密切,术后的切口护理和心理护理应全面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生命挽救的成功率,对于改善其预后也有者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护理纠纷常见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护理纠纷常见的原因与对策。认为常见的原因为:护士的法律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病人对护理质量不满意、护患双方缺乏沟通、病人对管理规定不满几个方面。采取的防范对策为:强化护士法律意识、强化岗位职责、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具备有效的沟通技巧、健全各项护理工作制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水平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SC-BPPV)患者的眼震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根据眼震类型选择手法复位治疗,观察其疗效。方法根据典型的病史、在裸眼下观察Dix-Hallpike试验及滚转试验变位试验时眼震特征,对HSC-BPPV进行定侧和分型。将116例HSC-BPPV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8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Barbecue翻滚法。研究组依据眼震特征采用相应的手法复位:①水平向地患者采用Barbecue翻滚法复位;②可转换为向地的水平眼震患者采用Asprella法结合改良Brandt-Daroff习服法复位;③不可转换为向地的水平眼震患者采用Gufoni法结合改良Brandt-Daroff习服法复位。结果对照组手法复位1周及3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69.0%和77.6%;研究组手法复位1周及3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7.9%和94.8%。其中:①水平向地组1周及3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1.4%和94.3%;②可转换为向地组1周及3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5.7%和100%,③不可转换为向地1周及3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77.8%和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眼震类型选择手法复位治疗水平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钠曲线3(SP3)结合超滤曲线3(UP3)的透析模式与标准血液透析模式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及失衡综合征的发生情况.方法:14例血液透析患者分别进行标准血液透析模式、SP3 UP3血液透析模式的透析各15次.监测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失衡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及给予护理干预的情况.结果:SP3 UP3透析模式时低血压及失衡综合征的发生率、给予的护理干预等都低于标准血液透析模式.结论:对血液透析过程中有低血压、失衡综合征倾向的患者,可选用钠曲线3结合超滤曲线3的血液透析模式.  相似文献   
7.
不同中药都有其各自的性味及归经,但多数药物存在一药多味、一药归多经的特点。为使药物直达病所,常使用特定的辅料炮制药材,引药归经,使得药物效强力专,保证临床疗效。盐是常用的炮制辅料之一,且盐有引药入肾的作用,故古代医家常使用盐作为辅料炮制具有补肾作用的药物。牛膝具有补肝肾、强筋骨之功,也常采用盐制,以达到引药入肾的目的。在梳理牛膝炮制历史和盐制入肾古代及现代研究的基础上,收集了部分含有盐牛膝的古方,结合盐牛膝现代研究,从化学成分、药理药效变化等方面,总结盐牛膝“入肾”的炮制机理,为进一步研究盐牛膝炮制机理奠定基础,为研究中药盐制的共性规律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一对一分娩联合拉玛泽分娩法对分娩痛的减痛效果,对临床产妇情绪的影响及对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住院分娩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传统方法待产;第二组助产士一对一陪产,另收集2008年经过系统培训拉玛泽分娩法的产妇51例为第三组,实行一对一分娩联合拉玛泽分娩法。结果第三组镇痛有效率达100%,产妇情绪稳定,焦虑和抑郁分值下降,自然分娩率达92.2%。结论一对一分娩联合拉玛泽分娩法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分娩痛,促进临床产妇的精神心理健康,促进了自然分娩,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346例会阴侧切术后采用的三种缝合方法 的临床效果,以利于选出最佳缝合方法 ,对提高母乳喂养率及产科质量大有好处.方法 通过比较2005年1月~2007年8月我院产妇会阴侧切后3种缝合方法 的出血量、线结反应、疼痛程度,伤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等观察项目.结果 全层间断一次性缝合法的伤口出血量少,无线结反应,疼痛程度轻、伤口愈合良好、住院时间短.优于另两种缝合法.结论 全层间断一次性缝合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局部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内瘘血管穿刺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的方法,对62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终末期患者在穿刺动静脉内瘘时先后采取不同的镇痛方法:常规组不镇痛,在常规消毒后进行穿刺;试验组在穿刺前60分钟给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擦;安慰剂对照组在穿刺前60分钟给予消毒凝胶涂擦。各组均在1个月内连续3次使用视觉类比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语言评价量表(verbal rating scale,VRS)评定疼痛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VAS评分为(34.13±18.02)分,与常规组的(54.98±19.77)分及安慰剂对照组的(49.64±18.5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疼痛缓解有效率明显高于安慰剂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明显降低动静脉内瘘血管穿刺时的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