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ASA)检测 57例慢性肾功能不全 (CRF)患者和正常人群对照组 2 0例血浆中IL 10、IL 6、TNFα的水平。结果 :CRF各型患者的IL 6、TNFα值均高于正常组 ,其中阴阳两虚型为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各型IL 10值均高于正常组 ,脾肾气 (阳 )虚型为显著性差异 (P <0 0 5) ,阴阳两虚型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CRF患者中医证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失调 ,IL 10、IL 6、TNFα可作为CRF患者中医辨证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保元汤治疗冠心病22例临床和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元汤源于明·魏桂岩所著《博爱心鉴》后一书,功能益气温阳,培补真元。近年我院通过多学科协作研究保元汤对兔疫系统的作用,发现保元汤有明显的免疫促进作用,动物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微循环变化的实验观察深圳市人民医院(518000)赖真,郭恕,汪建红,肖苏红主题词冠状动脉疾病/血液,冠状动脉疾病/病理学,冠状动脉疾病/中医病机,血瘀/致病力有关冠心病患者的外周微循环变化近年来屡见报道。为了进一步探讨外周微循环变化在中医辨证...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用茵栀黄注射液静滴为观察组、庆大霉素为对照1组和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为对照2组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114倒,观察组79例中治愈、好转77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7.47%;对照1组14例全部治愈、好转,有效率为1000/;对照2组21例中,治愈、好转20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5.24%。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8年内复发率观察组为1.42%,对照组为13.66%,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茵栀黄注射液是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较理想的药物。作者并对其药效学、病因病理及其防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和气滞血瘀的微循环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25倒正常人,27例冠心病气虚血瘀患者,30倒冠心病气滞血瘀患者甲皱檄循环进行了对照观察,发现57例冠心病患者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且气虚血瘀与气滞血瘀者的变化呈现明显差异,提示甲皱微循环的不同变化可为冠心病辨证施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气虚证患者微量元素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31例冠心病气虚证患者微量元素变化的观察,结果表明,气虚证患者发中Zn,Mn元素含量及Zn/Mn,Cu/Fe比值降低,Cu元素含量及Cu/Fe,Cu/Mn比值升高,与正常人,痰浊证,阴虚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可作为辨证指标,作者分析认为,这是冠心病形成的生化基础之一,而Cu升高可增中人体自由基水平,加速心肌细胞的衰老,死亡。  相似文献   
7.
热入血室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入血室一证出自《伤寒论》 ,张仲景论述了有关热入血室证的 3种情况 ,一是经水适来热入血室证 ,原文 143条“妇人中风 ,发热恶寒 ,经水适来 ,得之七八日 ,热除而脉迟身凉 ,胸胁下满如结胸状 ,谵语者 ,此为热入血室也 ,当刺期门 ,随其实而取之。”原文 145条“妇人伤寒发热 ,经水适来 ,昼日明了 ,暮则谵语 ,如见鬼状者 ,此为热入血室”。二是经水适断热入血室证 ,原文 144条“妇人中风七八日 ,续得寒热 ,发作有时 ,经水适断者 ,此为热入血室 ,其血必结 ,故使如疟状 ,发作有时 ,小柴胡汤主之”。三是阳明里热热入血室证 ,原文2 16条“阳明病…  相似文献   
8.
破瘀通络汤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TNF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破瘀通络汤(补阳还五汤加石菖蒲、水蛭、白僵蚕)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中西医结合组采用破瘀通络汤加西医常规疗法,西药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患者血液中TNFα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吸附法(ELISA)检测。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治疗前TNFα水平较正常组增高(P〈0.05);治疗前后两组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其中中西医结合组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未以来 ,我科以“虚证与免疫”作为中西医结合研究方向。在临床上运用激素或激素加中药煎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取SLE患者 88例 ,参照内科学第五版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诊断标准[1] 。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中西组 ) 5 6例 ,西药治疗组 (西药组 ) 32例。所有病例全为女性。中西组年龄 14~ 5 0岁 ,平均为 (32 4± 18 2 )岁 ,病程 2个月~4年 ,平均 (34 6± 16 4 )个月。本组 5 6例病人中 ,有 4例复发 (7 1% )。…  相似文献   
10.
破瘀通络汤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TNF_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破瘀通络汤 (补阳还五汤加石菖蒲、水蛭、白僵蚕 )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的影响。方法 :中西医结合组采用破瘀通络汤加西医常规疗法 ,西药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 ,患者血浆中TNFα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治疗前TNFα水平较正常组增高 (P <0 .0 5) ;治疗后两组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 (P <0 .0 1) ;其中中西医结合组降低较西药组明显 (P <0 .0 5)。结论 :破瘀通络汤治疗本病的作用机理可能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轻脑细胞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