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正>科学研究证实,烟草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第56届卫生大会上,192个成员国一致通过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2005年,我国全国人大常委通过此公约,并于2006年1月9日在我国正式生效。控制吸烟,预防疾病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共识。目前我国有烟民3.5亿,5.4亿人遭受二手烟危害。尤  相似文献   
2.
什邡地震灾区984名灾民心理健康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什邡地震灾区灾民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对灾民进行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卫生部颁发的《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0)对什邡市4个大型安置点的984名灾民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结果什邡灾民心理问题需要心理干预者占与55.28%,其中较突出者并需心理干预者占9.35%,有自杀倾向者28.05%;男女严重度无明显差异;死者家属心理健康受损度高(x^2=15.55,P〈0.01);文化程度方面学历较低者受损程度高,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是感到疲劳(78.46%),其次是焦虑担心(77.64%)、抑郁不高兴(71.95%)。结论地震灾害造成灾民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加强心理卫生教育及对灾民的心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15岁及以上人群电子烟使用现状,为及时更新黑龙江省烟草控制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于2020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概率抽样法,抽取全省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利用平板电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使用SAS 9.3及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清洗,并对电子烟使用比例、知晓率、知晓途径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收集有效个人问卷6608份。共有41.5%的15岁及以上人群听说过电子烟,其中65.0%通过朋友知晓电子烟,其次是通过电视(54.3%)和互联网(43.9%);曾经使用过、12个月内使用过、现在使用电子烟的比例分别为3.9%、1.4%、0.8%;电子烟的主要获取途径是网上购物(40.3%),其次为他人给予(36.1%);使用电子烟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戒烟(49.6%),其次是认为电子烟危害小、身边的其他人在使用、觉得时尚,分别占比18.9%、12.5%、9.6%。结论 黑龙江省有部分15岁及以上人群通过不同途径知晓电子烟,现在使用电子烟的比例不高,仍需在宣传传统卷烟危害的同时,增加电子烟危害知识的宣传内容。  相似文献   
4.
早期电针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电针治疗时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FM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进行早期电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28d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FMA及ADL。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FMA和ADL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各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电针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电针治疗时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FM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进行早期电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28d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FMA及ADL。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FMA和ADL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各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电针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自身健康、保健以及养生等话题的关注程度也与日俱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硬件条件日益完善,大部分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设置了电视用于播放卫生影视片,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个平台可以达到针对性强的宣传效果。本文通过应用卫生影视需求评估分析方法,探讨与建立良好的社区卫生影视作品制作方式,从而为中国未来整体的卫生影视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苏莹  马志杰  郭恂  王莹 《实用预防医学》2022,29(11):1333-1337
目的 了解2020年黑龙江省贫困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黑龙江省贫困地区居民的健康扶贫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20年8—12月选取黑龙江省28个国家级贫困市县15~69岁6 762名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健康素养水平问卷调查。 结果 2020年黑龙江省贫困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4.33%。其中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基本技能三方面水平分别为25.37%、14.72%、15.95%;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和健康信息6类问题水平分别为37.02%、19.26%、17.79%、39.45%、20.72%、23.86%。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家庭平均年收入均是贫困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 结论 黑龙江省贫困地区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应针对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和家庭平均年收入的居民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什邡地震灾区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对高三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卫生部颁发的《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0)对什邡市4所中学高三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结果:什邡地震灾区高三学生心理问题需要心理干预者占168人(22.77%),其中较突出并急需心理干预者36人(5.95%),有自杀倾向者22人(3.63%)。男女严重度比较有明显差异(χ2=6.87,P<0.01)。死者家属心理健康受损度高(χ2=5.36 P<0.05),文科学生有心理问题者较理科学生突出。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是担心地震会发生、家人不安全543人(89.75%),感到疲劳449人(74.21%),犹豫不决343人(56.69%)、学习时感到痛苦325人(53.72%))、没有地震时也感到摇晃322人(53.22%)。结论:地震灾害造成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加强对高三学生心理卫生教育及进行心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