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嘉隆  应晓明  赵钰琦  郭少卿 《新中医》2023,55(20):125-131
目的:观察龙虎交战针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miR-431 和miR-1247 的影 响。方法:选取2020 年5 月—2022 年1 月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患者98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2 组各49 例。对照组给予脑心通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龙虎交战针刺法治疗,2 组均治 疗4 周。比较2 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Fugal-Meyer 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 评 分、Barthel 指数(BI)评分及临床疗效。比较2 组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 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功能(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血清miR-431、血清miR-1247 等指标。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miR-431、miR-1247 与炎症、免疫指标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和ROC 曲线分析miR-431、miR-1247 对卒中复发的影响。结果:治疗后,2 组NIHS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FMA 评 分、BI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FMA、BI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P<0.05);治疗后,2 组IL-1β、IL-6、TNF-α 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IL-1β、IL-6、TNF-α 水平均低 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CD3+、CD4+、CD8+ T 细胞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 CD3+、CD4+、CD8+T 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miR-431、miR- 1247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miR-431、miR-1247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miR-431、miR-1247 水平与CD3+、CD4+、CD8+ T 淋巴细胞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IL-1β、 IL-6、TNF-α 水平呈正相关(P<0.05)。miR-431、miR-1247 是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二者 联合预测脑卒中复发的AUC 为0.942。结论:龙虎交战针法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患者运动功能和生 活质量,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血清miR-431、miR-1247 水平,上述miRNA 是卒中复发的独立 危险因素,具有较高的临床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对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该院急诊重症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81例患者,其中61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根据脓毒血症诊断标准分为脓毒血症组39例与SIRS组22例,非SIRS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sTREM-1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脓毒血症组与SIRS组血清sTREM-1及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脓毒血症组血清sTREM-1及PCT水平均明显高于SIRS组(P0.01);sTREM-1和PCT在SIRS患者中早期诊断脓毒血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2和0.670,sTREM-1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3%和86.4%,PCT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1.5%和81.8%。结论血清sTREM-1是脓毒血症早期诊断的较好指标,同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优于PCT。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性葡萄球菌腹膜炎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腹膜透析中心1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腹膜透析液培养结果分成腹膜炎组与正常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葡萄球菌腹膜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16例(8.3%)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葡萄球菌腹膜炎.致病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占50.0%(8/16).治愈12例(75.0%),死亡1例.高龄(OR=1.35,95% CI 1.16~7.68,P=0.026)、糖尿病(OR =3.34,95% CI 1.90~6.54,P<0.001)、低血红蛋白(OR=1.68,95% CI 1.21~6.48,P=0.022)及低白蛋白血症(OR=1.04,95% CI1.02~1.07,P=0.036)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葡萄球菌腹膜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腹膜透析相关性葡萄球菌腹膜炎发生率较高;高龄、低血红蛋白、糖尿病及低白蛋白血症是其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创伤性休克早期救治1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寻求一种提高救治成功率的液体复苏方法。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科就诊的15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早期补液量分成三组:小剂量组〈1 500 ml,中剂量组1 500~2 000 ml,大剂量组〉2 000 ml。比较三组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发生率和总存活率。结果:创伤性休克患者早期输液量中剂量组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三组中ARF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ARDS的发生率在大剂量组中(33.33%)明显高于小剂量组(18.75%)和中剂量组(17.54%)(P〈0.05)。结论:在创伤性休克术前未控制性出血条件下,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明显降低患者ARD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分析东莞东华医院2011~2013 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和防止医源性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2013年东华医院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菌株30 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该菌对11 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乙二胺四乙酸纸片协同实验检测待检菌株的金属酶表型,采用三维实验检测待检菌株的AmpC 酶表型和改良Hodge 实验筛查碳青霉烯酶,聚合酶链反应进行OXA-23、OXA-24 编码基因的检测,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在监测的14 种抗菌药物MIC 中,耐药率>60%的达13 种,其中只有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50%,共筛选出耐碳青霉烯酶的鲍曼不动杆菌30 株,其中金属酶表型和基因检测均为阴性,AmpC 酶阳性者21 株,改良Hodge 实验阳性24 株,其中26 株OXA-23 基因扩增阳性,未检出OXA-24 基因,可见OXA-23 基因为主要的流行克隆株。结论东莞地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十分严重,产OXA-23 碳青霉烯酶是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酶类药物耐药的重要机制,且碳青霉烯酶耐药菌株存在克隆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胚胎性自然腔道软式内镜手术(ENOTES)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近期效果。方法 12例SAP患者,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入院后24 h内实施ENOTES,术中清除腹腔渗液、放置腹腔灌洗管和引流管。术后给予持续腹腔灌洗和腹膜透析1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的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肠鸣音分别为(1.67±0.88)、(4.29±0.78)次/min,腹膜刺激征评分分别为(3.97±0.99)、(0.41±0.28)分,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0.89±3.54)、(2.34±1.78)分,IAP分别为(18.37±11.02)、(6.32±1.50)cm H2O;WBC分别为(19.73±1.30)×109/L、(4.28±0.28)×109/L,CRP分别为(173.42±71.35)、(21.49±15.26)mg/L,淀粉酶(1 337.42±876.78)、(5.71±4.02)U/L,总蛋白(47.21±10.56)、(2.38±1.70)g/L,有核细胞计数(4 289.79±2 556.76)、(54.01±46.53)个/μL;治疗前后比较,P均<0.05。本组12例患者均无并发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7.30±5.01)d。结论 ENOTES能有效清除SAP患者急性反应期腹腔内炎性渗液及细胞炎症因子,近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蛙式四步扳法治疗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探讨蛙式四步扳法的作用机制。方法:临床收集被确诊为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患者60例,采用自体牵引,极度屈髋屈膝,蛙式扳法和后伸扳法四步操作,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次数1~7次,平均治疗4.0次。疗效评价治愈50例,好转9例,未愈1例。结论:蛙式四步扳法治疗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针对性强,见效快,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氯吡格雷对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术后血小板功能及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选取保定脑血管病医院2019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86例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口服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2组血清凝血因子指标[血清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小板活化指标[P-选择素、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血小板聚集指标[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ximum aggregation rate,MAR)、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和术后再狭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DD、FIB、P-选择素、PAC-1、MAR、s CD40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氯吡格雷在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术后应用可以抑制血小板活化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降低术后再狭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腹腔内镜探查对腹膜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膜恶性肿瘤患者NOTES腹腔内镜探查的内镜表现、肿瘤病理学诊断及肿瘤来源。结果53例腹膜恶性肿瘤患者中,腹膜结节型32.2%,腹膜溃疡型22.6%,腹腔肿块型22.6%,腹膜浸润型13.2%,网膜包裹型9.4%。腹膜恶性肿瘤肿瘤病理学诊断结果:淋巴瘤17.0%,间质瘤15.1%,腹膜粘液细胞癌11.32%,腹膜间皮瘤11.32%,腹膜转移癌45.3%。24例腹腔转移癌的组织来源:卵巢癌腹腔转移29.2%,胃癌腹腔转移16.6%,结肠癌腹腔转移12.5%,原发性肝癌腹腔转移12.5%,胰腺癌腹腔转移8.3%,十二指肠乳头癌腹腔转移4.2%、胆管细胞癌腹腔转移4.2%,原发病灶不明者12.5%。结论NOTES腹腔内镜探查对腹膜病变检查直观性强,获取病理标本靶向性好,是诊断腹膜恶性肿瘤的安全有前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