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胆管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COX-2和VEGF相关抗原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43例胆管癌组织中COX-2和VEGF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40%和76.74%,而二者在9例胆管结石病人的组织中均未见阳性表达;COX-2表达阳性率在胆管癌高、中分化组明显高于低分化组,转移阳性组明显高于转移阴性组,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VEGF的表达阳性率在胆管癌转移组明显高于未转移组,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OX-2表达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727,P<0.01)。结论:COX-2和VEGF可能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二者在血管生成过程中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3.
胆道镜检查中取石通路的建立管理及并发症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合理选择治疗方式,方法:对34例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根治性切除, 姑息性切除,胆肠内引流,金属支架内引流和外引流5组,分析各种治疗方式与病变分型,生存时间和并发症的关系.结果:生存时间,根治性切除组3.3年,姑息性切除组平均20个月,胆肠内引流组平均13个月,金属支架内引流组平均12个月;外引流组6.3个月;总并发症23.5%,手术死亡率0.结论: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应首选根治性切除,选择性和肝段切除是更适合的,姑息性切除的疗效优于各种内外引流术,胆肠吻合内引流术和金属支架内引流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5.
胆道镜检查中取石通路的建立、管理及并发症治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该文报告使用纤维胆道镜对136例患者进行治疗,在检查中取石通道的正确建立和妥善管理,取石治愈率95.88%,瘘管穿孔1例,T管脱落致瘘管闭合2例,腹壁十二指肠瘘1例。进行纤维胆镜检查的患者,瘘道的正确建立和妥管理对于提高治愈率和防止并发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析 36例肝门部胆管癌治疗方式与疗效的关系 ,为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选择合理的方法和改善其疗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 36例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胆肠内引流、金属支架内引流和外引流 5组 ,分析各种治疗方式与病变分型、生存时间和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平均生存时间 ,根治性切除组 3 .3年 ;姑息性切除组 2 0月 ;胆肠内引流组 13月 ;金属支架内引流组 12月 ;外引流组 6 .3月。总并发症2 2 .2 %。手术死亡率 0 %。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应首选根治性切除 ,选择性的肝段切除是更合适的 ,姑息性切除的疗效优于各种内外引流术 ,胆肠吻合内引流术和金属支架内引流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增殖、凋亡及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CF-7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5-Aza-CdR(1×10-6、2×10-6、5×10-6和1×10-5mol/L)分别作用24h、48h和72h,分别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blot检测PTEN和VEGF-C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经不同浓度的5-Aza-CdR作用后,MCF-7细胞的增殖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并发生凋亡,细胞侵袭能力也发生不同程度的降低,且其作用随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而增强(P<0.05)。在5-Aza-CdR作用后,MCF-7细胞PTEN的表达逐渐增强,而VEGF-C的表达逐渐减弱。结论 5-Aza-CdR可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诱导其发生凋亡、降低其体外侵袭能力,其可能是通过去甲基化作用使抑癌基因PTEN重新表达并下调VEGF-C的表达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十二指肠镜治疗胆道,胰腺疾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710例胆道、胰腺疾病的病种分布、内镜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治疗结果。结果 十二指肠镜治疗胆道胰腺的总成功率95、49%,成功病例的治疗效果均优良。结论 十二指肠镜治疗胆道胰腺疾病是一种有效、并发症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临床上对较长时间禁食与全肠外营养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的初期,常常出现肠内营养再灌食综合征[1].其中因胆汁淤滞所产生的临床症状,往往可导致肠内营养停止使用,甚至行胆囊切除[2].为减轻患者的淤胆症状,我们采用在肠内营养初期,给予静脉输注氨基酸,减轻再灌食综合征中胆汁淤滞收到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