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防治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疏肝健脾高、低两个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10%CCl4溶液2 m L/kg体重造模。自造模之日起,两个实验组分别给予疏肝健脾方提取液按1 g生药/m L和3 g生药/m L的剂量灌胃共8周,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末次戊巴比妥麻醉小鼠,腹主动脉取血,离心取上清,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含量以及透明质酸(HA)含量,摘取肝脏、脾脏,检测肝脏器系数、脾脏器系数、肝组织匀浆中羟脯氨酸(Hyp)含量、Western印迹检测肝组织匀浆中TIMP-2及MMP-2的表达,观察疏肝健脾方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电镜、光镜下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疏肝健脾方预防用药能不同程度降低小鼠肝脏器比、降低血清转氨酶ALT水平、HA含量,降低肝组织Hyp含量,增加MMP-2表达及抑制TIMP-2表达的作用,光镜及电镜下显示疏肝健脾方具有较好的保护肝细胞,减轻四氯化碳对大鼠肝组织破坏、防止胶原纤维增生、沉积的作用,其中以高剂量组按3 g生药/m L给药效果最为明显。结论:疏肝健脾方对CCl4诱导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具有防治作用。其可以通过降低小鼠肝脏器比,降低血清转氨酶ALT、AST水平、HA含量,降低肝组织Hyp含量,增加肝组织匀浆MMP-2表达及抑制肝组织匀浆TIMP-2表达,从而达到治疗肝纤维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多烯磷脂酰胆碱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代谢紊乱和脂肪肝作用机制。方法 将3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空白组每周2次喂食低脂饮食并腹膜内注射10%葡萄糖200μL;对照组每周2次喂食低脂饮食并腹膜内注射含有多烯磷脂酰胆碱(PPC)20μg的10%葡萄糖溶液200μL;模型组每周2次喂食高脂肪饮食并腹膜内注射10%葡萄糖200μL;实验组每周2次喂食高脂肪饮食并腹膜内注射含有PPC 20μg的10%葡萄糖溶液200μL。称取小鼠体质量,用血糖测试条测量血糖、分析胰岛素抵抗;用生化分析血清和肝组织中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的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肝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空白组、对照组、模型组及实验组小鼠血清TG水平分别为(0.15±0.01)、(0.11±0.01)、(0.21±0.01)和(0.12±0.01)mmol·L-1,LDL水平分别为(0.41±0.0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消脂清肝方辨证加减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脂代谢、抗氧化能力及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MAFLD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3)。对照组饮食控制和运动指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给予消脂清肝方辨证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脂代谢、抗氧化能力和肝纤维化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70%,较对照组的71.43%显著提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脏硬度值和脂肪衰减值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MAFLD患者应用消脂清肝方辨证加减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脂代谢指标,提高抗氧化能力,减轻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血脂状况,观察应用血脂判断MAFLD程度的效能。方法 2021年1月~10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发现的MAFLD患者2210例,其中血脂正常组418例,血脂异常组1792例。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血脂预测MAFLD脂肪变程度的效能。结果 血脂异常组体质指数为(32.8±10.8 )kg/m2,显著大于血脂正常组【(28.4±11.2) kg/m2,P<0.05】,收缩压为(146.2±21.2 )mmHg,显著高于血脂正常组【(106.3±7.3 )mmHg,P<0.05】,舒张压为(107.3±11.6 )mmHg,显著高于血脂正常组【(88.6±5.2)mmHg,P<0.05】,血糖为(6.4±1.9)mmol/L,显著高于血脂正常组【(6.0±1.5)mmol/L,P<0.05】,血清ALT和GGT水平分别为(42.2±23.8)U/L和(42.5±30.9 )U/L,均显著高于血脂正常组【分别为(38.3±13.7) U/L和(39.3±18.3 )U/L,P<0.05】;血脂异常组轻度、中度和重度MAFLD患者血清TG、TC和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血脂正常组,而血清HDL-C水平显著低于血脂正常组(P<0.05);以HDL-C=0.84mmol/L为截断点,其AUC为0.72(P<0.001),诊断轻度MAFLD的灵敏度为84.8%,特异度为52.8%;以TG=2.71mmol/L为截断点,其AUC为0.79(P<0.001),诊断中度MAFLD的灵敏度为75.7%,特异度为74.4%;以TG=3.35mmol/L为截断点,其AUC为0.86(P<0.001),诊断重度MAFLD的灵敏度为90.4%,特异度为73.9%。结论 MAFLD患者病程进展与血脂状况息息相关,并且对血糖和血压等也有较大的影响。综合肝脏超声和血生化检查,MAFLD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较血脂正常者病情更为严重。积极进行临床干预,阻断病情发展,将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辽宁地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方法:采用王琦的体质调查表,对198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学分析,找出乙肝后肝硬化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结果:198例病例中,9种体质类型除平和质和特禀质为0例外,其余7种体质类型按湿热质、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痰湿质、血瘀质从高到低分布,所占比例分别为:湿热质占42.9%,阴虚质36.4%,阳虚质6.6%,气虚质5.6%,气郁质4.5%,痰湿质3%,血瘀质1%。结论:湿热质、阴虚质是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主要中医体质类型。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回顾分析辽宁地区90例COVID-19病例,提取辽宁地区COVIID-19中医证候要素,形成辽宁地区COVID-19中医证候名称数据库,分析发现,辽宁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下列几个特点:(1)隐匿性强:轻症、症状不显者居多;(2)绝大多数不发热(76.7%),症以咳嗽(55.6%)、咽干(42.2%)、神疲乏力(38.9%)、纳差(34.4%)、尿黄(32.2%)等多见;(3)病邪以寒、湿为主,兼见燥热之象,病位多在肺、脾。综合数据库及相关分析,形成辽宁地区COVID-19中医证候指标清单:临床观察期/初起;早期: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中期:寒湿阻肺证、湿毒郁肺证;危重期:疫毒闭肺证、内闭外脱证、气营两燔证;恢复期: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接下来研究者将通过德尔菲法调查,以专家共识的方式,根据本研究所得的中医证候指标清单形成更为普适、规范的中医证候指标集。  相似文献   
7.
目的:根据已故全国500名名老中医王文彦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炎(NASH)的临床经验,确立活血祛湿为治疗大法。该实验研究旨在探讨自拟活血祛湿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模型的疗效。方法:纯化高脂饲料建立大鼠NASH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自拟活血祛湿方高、中、低剂量组以及水林佳组,采用相应药物干预,观察相应药物对模型大鼠肝细胞保护、血脂调节、抗氧化反应作用的影响。结果:(1)一般情况及病理形态学: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及肝脏湿重明显增加,肉眼观察肝脏颜色变黄,体积增大;光镜下观察肝组织,胞浆内可见脂肪空泡及炎性细胞浸润,证明NASH造模成功;各干预组较模型组相比,大鼠的体重以及肝脏湿重明显下降,高剂量组以及水林佳组较其他组下降明显。(2)肝功能及血脂: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G、VLDL显著升高;各干预组大鼠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G、VLDL均明显降低,其中高剂量组下降更为明显。各干预组大鼠血清TC水平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3)肝组织SOD、MDA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SOD酶活力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增加。各干预组大鼠较模型组大鼠肝脏SOD酶活力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显著。(4)肝组织中CYP2E1 m RNA以及蛋白表达及分布: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CYP2E1 m 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自拟活血祛湿方高、中剂量组以及水林佳组大鼠肝组织CYP2E1 m RNA及蛋白表达、分布明显降低;高剂量组以及水林佳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自拟活血祛湿方通过降低大鼠体重以及肝脏湿重,保护肝功能,调节血脂,改善大鼠肝组织病理等方面治疗NASH,并可增强机体以及肝脏局部SOD酶活力,促进排除血清以及肝脏中脂质氧化反应的产物MDA,抑制肝脏中CYP2E1基因以及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管理系统(V2.5),挖掘卢秉久教授针对酒精性肝病的辨治经验及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临床病例采集,建立医案数据库,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熵层析聚类分析等高级别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卢秉久教授治疗酒精性肝病患者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结果:共筛选出有效方剂100条,使用89种药品,累计使用频次为1231次。使用频次≥20的中药有15味,药性主要为凉性,药味主要为苦味,多归于脾、肝二经。使用频次在25次以上的核心药组共11组,20组可以用于新处方聚类的药物组合及新处方10首。结论:卢秉久教授治疗酒精性肝病患者以健脾祛湿为主,对于兼证采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燥湿化痰等治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管理系统(V2. 5)",挖掘卢秉久教授针对乙型肝炎肝硬化(以下简称乙肝肝硬化)的辨治经验及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临床病例采集建立医案数据库,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熵层析聚类分析等高级别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其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结果共筛选出有效方剂185条,使用150种药品,累计使用频次为2912次。使用频次≥40的中药有20味。药性主要为温性药,药味主要为甘味、苦味和辛味,多归于脾、肝二经,其次为胃、肺、肾经。使用频次在74次以上的核心药组共123个数据,共涉及中药11味,核心药组14组及新处方7首。结论卢秉久教授治疗乙肝肝硬化以健脾疏肝为主,对于主要兼证采用利水渗湿、化瘀止血等方法。治疗及用药思想可总结为"健脾疏肝"、"辛开苦降"、"调气扶脾"、"脾肾同调"等。为阐明卢秉久教授对于乙肝肝硬化的治疗经验及探寻新药处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温阳化气法治疗鼓胀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鼓胀病位在肝脾肾;腹水是鼓胀的最终病理性产物。温药能发越阳气,开腠理、通水道。阳气振奋,绝痰饮滋生之源,使饮邪从表从下而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