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8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64岁。以“反复出现咳嗽、间断痰中带血1个月”于1995年11月23日收入院。入院后胸部平片诊为:左肺癌侵及左主支气管及下叶支气管,左肺门淋巴结转移,左肺下叶阻塞性改变。胸部CT显示为:左肺下叶癌。纤维支气管镜检见左肺下叶开口处有菜花样肿物堵塞管腔(末取病理),诊为左肺下叶癌。腹部B超:肝胆脾未见异常。入院后20天行左肺全切除术。术后病理:低分化鳞状细胞癌,肿瘤主要位于下叶支气管开口处,并系及上、下叶支气管分叉处,末累及周围肺组织。下叶肺组织呈阻塞性肺炎改变。支气管切线见肿瘤。淋巴结转移性鳞癌,淋巴结…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放疗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对1995年8月~1996年7月间所有的放疗科的160例住院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年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9.4%(31/160),年例次发病率为21.3%(34/l160)。有无基础病的发病率差异显著,接受抗癌治疗的病人处在多种致病危险因素之中。以抑制免疫功能、降低抵抗力为主要致病原因。感染发生的疾病前三位为临床败血症、急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因此,提醒人们发生在放疗病房的医院感染有其特殊性,要加强对放疗科各级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以便对发生的感染能够及时、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恶性黑色素瘤胃转移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7岁。于IMS年4月无意中发现右上颈部有一约4cm×3cm×3cm的皮下结节,切除活检为: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术后转肿瘤内科用DAVD方案(DllC,ADM,VCR,PDD)化疗1个疗程以“恶性黑色素瘤肺脑多发性转移,昏迷1天”于lop年4月2日一5月13日在我科用60C0行肺脑放射治疗。疗终患者意识恢复正常,生活能自理。疗后1周行胃镜检查示:食管中下段粘膜粗糙,条状出血,责门光滑,胃内各部粘膜光滑色泽大体正常,胃壁蠕动及扩张度良好,胃内未见溃疡及新生物,球部正常(食管中下段在肺部照射野内)。lop年10月16日开始无原因出现食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5-氟尿嘧啶(5-FU)在治疗晚期大肠癌中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对24例晚期大肠癌因肿瘤转移而无法手术患者,应用伊立替康加5-FU与亚叶酸钙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24例患者中CR 1例,PR 10例,RR为45.83%,SD10例(41.76%),PD 3例(12.50%)。伊立替康的主要副作用为乙酰胆碱综合征(87.50%),恶心、呕吐(75.00%),迟发性腹泻(70.83%)和中性粒细胞减少(79.17%)。结论伊立替康联合5-FU治疗晚期大肠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20例肺炎性假瘤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性假瘤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增生性瘤样病变。X线表现常为肺内孤立性病灶,易与肺癌、结核球以及其他肺部病变混淆,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我院1990~2007年间收集的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脑原发恶性淋巴瘤较为少见,本文报道我科收治的一例病人,并行文献复习以便对此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愈后有进一步了解。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0岁,1999年3月21日以头痛半年为主诉人住我院脑外科。入院查体:表情淡漠,左侧肢体偏瘫,头颅CT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讨双锁骨上区预防照射对食管癌预后的意义。材料与方法:1996年12月至1998年12月对65例食管癌病人进行了锁骨上预防照射,随机分成两组:双锁上预防照射组(33例)及对照组(32例),均采用然60照射,食管局部总量DT60-70Gy,双锁上DM50Y。结果:双锁上预防照射组1、2、3年生存率似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别,对照组放疗后有6(2/32)出现锁上淋巴结转移,结论:锁骨上预防照射对防止淋巴结转移可能有效,但对生存率未见明确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得力生注射液与TP方案化疗联合应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2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得力生注射液+TP方案治疗,对照组用TP方案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60%,对照组有效率为56%,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好转者占66%,对照组好转者占40%,治疗组较对照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提高(P〈0.05)。消化道反应对照组Ⅰ、Ⅱ、Ⅲ度占80%(24/30),治疗组占50%(16/32),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得力生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有效,对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均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对肺腺癌患者化疗中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就诊于我院、经病理学证实为肺腺癌、临床分期为局部晚期的患者56例,其中26例应用CIK细胞联合化疗方案作为试验组,同期临床特点相近的30例作为对照组,单纯应用化疗方案,治疗结束1周期后评价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肌肉酸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单纯化疗组,而发热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K细胞联合放疗可减少肺腺癌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