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常规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血液中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接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常规化疗,对照组(58例)接受常规化疗,比较两组血清侵袭相关指标、凋亡相关指标、免疫相关指标等蛋白表达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nm23、Syndecan-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S100A4、ARK5、HPA-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Bad、Noxa、p57KIP2、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D44v6、CD105、CD34、CD13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常规化疗可以有效抑制胃癌患者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晚期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应用安络化纤丸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恢复情况。方法治疗组30例患者服用安络化纤丸,剂量为9 g/次,口服,2次/d;对照组27例,口服一般保肝药如当飞利肝宁、肌苷片等。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安络化纤丸有效改善晚期日本血吸虫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恢复肝功能,具有明显抗肝纤维化作用。治疗后血清肝功能TBIL、DBIL、ALT和AST异常者均恢复正常;血清肝纤维化PⅢP、HA、LN、Ⅳ-C治疗后均值明显下降,两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临床症状乏力、上腹饱胀、腹痛腹泻、消瘦目黄明显改善,腹水在治疗组有27例(88.79%)消失,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安络化纤丸除了有改善血吸虫病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与恢复肝功能外,还有明显减轻血吸虫性肝纤维化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是由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病变,其特点是肝细胞在坏死的基础上纤维化,并代之以纤维包绕的异常肝细胞结节,结果导致肝脏的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体系被逐渐改建,导致肝脏变形变硬,形成肝硬化。临床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则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门脉高压和肝功能损害等表现。本病男女均可罹病,发病年龄大都在30-50岁,在中医学中肝硬化概属于“臌胀”、“单腹胀”、“症瘕”、“积聚”的范畴。中医学认为肝硬化的主要病机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导致脏腑气机紊乱,而出现气滞、血瘀、痰浊凝聚。其病在肝、关联脾肾。其性本虚标实,因其病因的多样化,病证的复杂性,病情顽固,缠绵难愈,单纯西药治疗难获佳效。笔者依据《实用内科学》肝硬化的诊断标准,采取宏观辨证和微观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再根据具体的病证进行针对性治疗。兹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4.
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患者在晚期血吸虫病人中占70.0%左右,历来西医大多采用单纯的西医药利尿剂、能量合剂,护肝等方法治疗,临床效果甚难满意。腹水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大量血吸虫虫卵沉积于肝脏门脉系统,损害肝脏,导致门静脉高压、侧枝血液循环淤阻,继而使其他器官受损。中医则认为是蛊毒入肝,经隧阻塞、水液代谢失调形成腹水。针对这一问题,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研所采取中西医结合,以活血化瘀法基本方为主对晚期血吸虫病腹水进行辩证论治,于2006—2008年与公安县、监利县、江夏区血防医院协作,治疗了150例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患者,经临床观察,取得了初步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预后。方法将8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行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手术前后白细胞(WBC)、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及总蛋白(TP)变化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及生存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术后WBC、PA、ALB及T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3年生存率及转移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根据SF-36量表评分,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与开放式手术相比,腹腔镜根治术下结肠癌患者预后改善更佳,预后好。  相似文献   
6.
邹先雄 《河南中医》2016,(4):655-65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肠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及肠梗阻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1.4%,观察组有效率为89.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2周改善幅度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肠麻痹,临床疗效确切,可以缓解病痛,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