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联合使用甘露醇对使用万古霉素治疗的患者血药浓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入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74例脑出血合并MRSA肺炎患者,都使用万古霉素治疗。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使用甘露醇的为研究组,未使用甘露醇的为对照组。达到稳态浓度后抽取静脉血,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比较两组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谷值为(7.12±2.13)mg/L,对照组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谷值为(12.78±2.42)mg/L,研究组相比于对照组血药浓度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醇能促进万古霉素在体内的清除和排泄,令血药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肺部感染老年患者替考拉宁的药动学差异与药效学评价。方法 研究纳入2018年9月—2019年8月诊断为MRSA肺部感染患者50例,治疗前下呼吸道痰液标本培养提示为MRSA感染并对替考拉宁敏感。所有患者予静脉输注替考拉宁,前3剂400 mg,每12 h给药1次,维持剂量400 mg每24 h给药1次。将达到稳态后第5次给药前测得Cmin≤10 μg·mL-1的患者维持剂量方案更改为600 mg qd。注射用替考拉宁400 mg或600 mg溶于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给药时间为30 min,疗程为14~21 d。按规定时间采集静脉血2 mL,采用HPLC检测血药浓度,使用DAS 3.0软件处理,求出各例患者的药动学参数。将达稳态后第5次给药前测得Cmin>10 μg·mL-1的药动学参数设为A;对于Cmin≤10 μg·mL-1的患者,将维持剂量调整为600 mg qd,并将调整剂量后第5次给药前测得Cmin>10 μg·mL-1的药动学参数设为B。按照APACHE II评分和SOFA评分将患者分为重症和非重症2组。结合PK/PD原理,比较2组患者在Cmin处于10~20 μg·mL-1和20~30 μg·mL-1以及AUC/MIC≥345和<345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替考拉宁药动学以二室模型描述最佳。负荷剂量相同时,维持剂量为400 mg的A组与维持剂量为600 mg的B组药动学参数比较如下:Cmax[(32.28±15.16) mg·L-1vs(65.73±28.96) mg·L-1],t1/2[(86.24±10.61) h vs(70.51±11.78) h],Vd[(2.73±1.32) L·kg-1vs(2.58±1.02) L·kg-1],CL[(0.11±0.05) L·h-1·kg-1vs(0.13±0.06) L·h-1·kg-1],AUC(0~t[(2 698.16±1 603.25) mg·h·L-1vs(4 076.85±1 873.09) mg·h·L-1],AUC(0~∞)[(4 509.33±2 786.54) mg·h·L-1vs(7 193.58±4 109.81) mg·h·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SOFA评分≤5和>5的临床有效率为65.71%和53.33%,细菌清除率分别为65.79%和47.37%。APACHEII评分≤15和>15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63.64%和58.82%,细菌清除率分别为63.16%和52.63%。结论 MRSA肺部感染老年患者替考拉宁的药动学存在较大差异,结合PK/PD原理,能够为个体化治疗提供科学的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3.
陈旭  邵传锋 《中外医疗》2013,(32):189-190
目的通过分析与评价服用相同剂量丙戊酸钠缓释片的癫痫患者体内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与疗效,探讨丙戊酸服药剂量与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监测丙戊酸血药浓度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分析该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剂量为0.5 g/次,12 h/次的癫痫患者血药浓度监测数据,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统计学处理用SPSS v19.0软件。结果在78例监测结果中,达到有效治疗浓度的有51例(65.4%),低于有效治疗浓度范围的有12例(15.4%),高于治疗浓度范围的有15例(19.2%)。结论相同剂量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因此在服药期间应适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及时调整给药剂量,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实现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应用于急性出血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经济效益。 方法 分析乐清市人民医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脑外科和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240例,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应用神经节苷脂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68例和对照组(单独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72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和药物花费。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周的病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8,P=0.042);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2周后患者颅内出血体积均减少,但观察组减少程度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00,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2周后患者血肿周围水肿面积均减少,但观察组减少程度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56,P<0.001);治疗前2组外周血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8,P=0.867),治疗2周后,2组患者IL-6水平均降低,观察组降低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70,P<0.001);治疗前2组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ADL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9±4.2)d vs. (25.8±6.4)d,t=17.030,P<0.001)。2组在药物花费数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 764.3±1 002.9)元 vs. (5 499.7±998.5)元,t=1.875,P=0.062]。 结论 神经节苷脂和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用药治疗急性脑出血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及生活质量,且不显著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邵传锋  胡国新 《北京医学》2014,(11):939-939
抗结核药物在治疗结核病方面效果确切,但其不良反应如急性肾衰竭(ARF)、肝功能损害、胃肠道不良反应、血小板减少等已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1]。 ARF是一组由不同原因引起的综合征,表现为水盐代谢紊乱、氮质代谢产物潴留和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重症可危及患者生命[2]。本研究采用临床药师与临床医生沟通,参与临床抗结核治疗,协商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乐清市社区群众"合理用药"知晓情况的基本特征,为完善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今后社区"合理用药"采取干预措施奠定基础.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利用"合理用药"调查问卷对乐清市社区群众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样本18 773份.结果 乐清市"合理用药"知晓率为38.8%,总体来说,知晓率水平偏低.结论 乐清市社区的人口社会学特征和"合理用药"知识的知晓情况说明提高"合理用药"的宣教应以"常见疾病"和"常用药物"为主体,干预的方式应主要通过医务人员进行宣教.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联合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检测在Ⅰ、Ⅱ期结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为Ⅰ、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7年4-9月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疾病患者121例,根据病理学诊断将其分Ⅰ、Ⅱ期结直肠癌患者和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其中Ⅰ、Ⅱ期结直肠癌患者86例作为观察组,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患者血清中CTC和CEA水平,分析患者CTC计数与其临床资料的关系,并采用一致性检验比较CEA检测、CTC检测、CEA联合CTC检测对Ⅰ、Ⅱ期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结果 不同CEA水平患者的CTC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EA检测结直肠癌的阳性率为47.67%(41/86),CTC检测结直肠的阳性率为72.09%(62/86),CTC联合CEA检测结直肠癌的阳性率为90.70%(78/86),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CTC联合CEA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一致性均高于CEA及CTC单独检测。 结论 CTC联合CEA检测在Ⅰ、Ⅱ期结直肠癌诊断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 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以1:1随机化分组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在合理控制患者血糖、血压的基础上,分别采用马来酸桂哌齐特和阿魏酸钠系统治疗,2周后观察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经过2周的治疗,实验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地控制糖尿病肾病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在临床药师干预下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肾功能损伤患者的疗效差别,探讨药学监护工作对万古霉素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重症监护室102例MRSA肺炎合并肾功能损伤患者,均使用万古霉素,随机分为两组,监护组有临床药师提供药学监护,对照组无临床药师参与。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等差异。结果:监护组与对照组万古霉素初始稳态浓度达到治疗窗率分别为70.0%和45.8%;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4.1%和56.2%,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和20.8%。上述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监护组54例患者平均肌酐清除率为(80.7±10.1)ml·min-1,高于对照组的(68.4±12.7)ml·min-1(P〈0.05);监护组平均住院总费用为(42 302.2±2 465.4)元,药品总费用为(18 105.3±1 416.5)元,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46 801.8±2 542.1)元和(22 886.1±1 446.7)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重症患者给药方案的制定实施药学监护,能提高用药的合理性,改善预后,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减少费用支出。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研究脓毒症患者在连续性静脉 静脉血液透析(CVVHDF)模式下万古霉素的药动学特点,为脓毒症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2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将在CVVHDF模式下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10例患者纳入实验组,其余1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单次给予万古霉素1 g,多点抽取血液标本检测血药浓度,得到万古霉素在患者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脓毒症患者体内万古霉素药动学参数符合二室模型。实验组的t1/2α、t1/2β、CL、AUC0-∞等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24 h,实验组的CCr较给药前显著升高(P<0.0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 万古霉素在脓毒症患者体内药动学参数符合二室模型,脓毒症患者使用CVVHDF模式治疗后万古霉素的药动学参数发生明显变化,分布与清除速率加快,生物利用度下降。 在CVVHDF模型下,常规剂量使用万古霉素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