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4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2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不同居群观音草矿质元素含量及其含量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观音草药材中矿质元素含量.结果 ①观音草中各种元素含量分别为Fe 689.40 mg/kg,Mn 21.40 mg/kg,Cu 11.13 mg/kg,Zn 18.80 mg/kg,Ca 5372.60 mg/kg,Mg 1563.64 mg/kg,K 10289.79 mg/kg,Pb 4.20 mg/kg,Cd 0.78 mg/kg;②观音草各种矿质元素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部分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结论 观音草矿质元素含量丰富,特别是对人体有益的Fe、Mn、Zn、Mg等元素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天麻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为天麻不同亲缘物种间的分类及其优良种质资源的筛选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7个不同生态区域的天麻种质资源,包括红杆G.elata f.elata、乌杆G.elata f.glauca和绿杆G.elata f.viridis 3种变型和红乌杂交天麻,共24份样品。运用SRAP分子标记方法构建天麻种质的DNA指纹图谱,从分子水平检测其遗传多样性。结果 33对引物扩增出637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百分率达73.16%。24份天麻种质样品间相似度分布于0.404 0~0.908 0,整个群体之间的相似程度差异较大。其中红天麻样品间的相似度在0.906 6~0.996 4,遗传差异较小;乌天麻、杂交天麻和绿天麻样品间的相似度分别在0.410 4~0.999 6、0.541 0~0.950 4和0.578 2,遗传差异较大。AMOVA分析结果显示,天麻变型内变异大于变型间变异,天麻各变型间有很大的遗传分化(FST=0.33,P<0.05)。另外,人工栽培对遗传分化有影响,但不显著。结论 SRAP分子标记方法得到的24份天麻样品多态性丰富,能有效地反映出天麻的遗传多样性。红杆天麻的遗传性状较为稳定,与其他变型间缺乏基因交流,遗传多样性匮乏;其他2个变型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栽培黄精物候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田间调查栽培黄精生长发育消长规律,划分物候期,为大田规范种植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田间系统定点追踪观测和普遍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栽培黄精具有非常明显的出苗、展叶、茎叶生长、现蕾开花、结实、春发植株衰老枯死、植株再萌芽出苗同时形成越冬芽、植株地上部分完全枯死越冬等生育过程。且不同种类、不同区域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规律一致。结论:将栽培黄精的物候期划分为出苗期、伸长期、展叶期、现蕾开花期、果实期、枯死期、秋发期(萌芽期)、越冬期等八个时期。  相似文献   
4.
何首乌薄层干燥模型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冰  王莹  周礼青  周英  赵致  罗春丽 《中成药》2012,34(11):2089-2094
目的建立何首乌薄层干燥的数学模型并测定其动力学参数。方法应用7种主要的薄层干燥模型对45、55、65、75℃条件下何首乌的干燥曲线进行拟合,采用R2、χ2和RMSE作为评判拟合优劣的标准,并综合模型参数选择最适宜的干燥模型;根据Fick第二定律计算干燥过程的动力学参数。结果 Midilli模型为描述何首乌薄层干燥过程的最佳模型,干燥过程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值在4.98×10-10~7.92×10-10m2/s之间,活化能为14.63 kJ/mol。结论数学模拟的方法可用于何首乌薄层干燥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大血藤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过氧化氢诱导成骨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清除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Fe~(3+)还原能力(FRAP)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磺酸-6)二铵盐(ABTS)自由基3种方法为指标,评价大血藤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能力。另外,用过氧化氢作用成骨细胞(MC3T3-E1Subclone 14),建立成骨细胞氧化应激模型。通过MTT法测定模型组和药物组的细胞活力并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细胞总抗氧化能力(TAOC)生化指标来判断细胞抗氧化能力。结果大血藤醇提物的各个极性部位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其中以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能力最强(DPPH IC500.059 g/L,FRAP 1.072 mmol/g,ABTS IC_(50)0.439 g/L),其他部位抗氧化能力依次为正丁醇部位水部位石油醚部位。用1 m M/L过氧化氢作用成骨细胞1 h可造成氧化应激模型,实验证明,大血藤各极性部位低、中、高剂量组均具有一定预防氧化损伤的作用,其中乙酸乙酯部位保护作用最强,并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耐性,细胞的存活率由49.36%分别上升至60.67%、64.27%、69.47%;其次分别为正丁醇部位、水部位和石油醚部位,其机理可能是大血藤各极性部位能够剂量依赖性地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酶的活性。结论大血藤不同极性部位对氧化应激损伤成骨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抗氧化相关活性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6.
太子参块根膨大过程中生长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初步探索太子参块根膨大过程中的生长规律,为太子参的营养调控和高产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太子参出苗30d后每隔15d定期取样,洗净,按块根、须根、茎、叶、花和果实等生长部位分开,测定各种指标。结果:太子参干物质积累量、地下部分体积、块根直径、块根长度、膨大块根数、叶片数、开花数、须根长度、株高等性状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但超过出苗105~120d后会逐渐消减,各指标达到最大值的时间约在75~105d左右,块根干物质积累量比地上部分出现峰值的时间晚15~30d,而且,全株干物质积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向地下部位转移。结论:太子参块根干物质动态积累变化规律可利用Ration方程Y=(a+bx)/(1+CX+dx^2)(30≤X≤120)进行模拟,决定系数达到0.95以上,对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初步探讨出太子参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仿野生栽培红天麻的生活史及物候期,在贵州大方县采用林下仿野生模式栽培红天麻,观察并记录其生长发育各阶段特征。整理的历时24个月的贵州仿野生栽培红天麻生活史,将贵州仿野生栽培红天麻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中箭麻繁育物候期各自划分出5个时期,并详述各期特点。其结果可明确贵州红天麻仿野生栽培流程,为仿野生栽培天麻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订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铜与麦类作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土壤中铜的含量一般在20~40PPm,麦类作物地上部分含铜量约3~5PPm,因此,多数情况下,麦类作物不会出现缺铜症状。但据近几年的文献报道,小麦生产由于缺铜而出现了新的问题:日本、泰国、印度小麦生产中出现了“直穗病”。Patrick 对小麦拖用 CuSO_4·5H_2O 有效地消除了直穗病。中国、苏联、澳大利亚、美国、牙买加等,也都有小麦缺铜和施铜能增产的报道。Brown 认为,铜是小麦生殖所必须的元素。早在1969年日本对耕地微量元素谱查后就已结论:小麦、大麦、燕麦对缺铜表现敏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贵州赤水主要金钗石斛种植基地的金钗石斛栽培种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集贵州赤水4个不同地区共15份金钗石斛栽培种样品,运用SRAP分子标记法检测其遗传多样性。结果 15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83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共351条,多态性百分率为91.64%。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的条带数和多态性条带数分别为25.5条和23.4条。各金钗石斛栽培种样品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4729~0.7977,平均为0.6063。从UPGMA聚类分析的结果来看,以阈值0.6063可将这15份栽培种样品分为3类。结论 15份金钗石斛样品多态性丰富,SRAP分子标记法能有效地反映出金钗石斛栽培种的遗传多样性;多年种植后同一栽培种的高矮杆遗传差异不明显,高矮杆可能是环境作用的结果;同一地区但不同栽培种遗传差异较大,环境并未完全同质化不同来源栽培种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黑骨藤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并确定其活性部位。方法:采用维生素D3(VD3)诱导兔骨髓细胞法获得破骨细胞,以形态学观察、苏木素和伊红(HE)染色、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鉴定破骨细胞,然后通过测定黑骨藤各极性部位低、中、高剂量组(1,10,100 mg·L-1)对破骨细胞TRAP酶活力,TRAP+细胞计数及骨吸收陷窝面积的影响来确定活性部位。结果:黑骨藤水饱和正丁醇层的高剂量组及乙酸乙酯层的中、高剂量组均对骨髓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在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能力实验中,黑骨藤乙酸乙酯层各剂量组均有显著抑制骨吸收陷窝面积的作用(P<0.01),而正丁醇层中、高剂量组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黑骨藤抑制骨髓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及骨吸收能力的主要活性部位是乙酸乙酯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