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赫炎  张永欣  赵惠东  张启伟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6):1634-1636
目的:建立胆南星中猪去氧胆酸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方法。方法:用HPLC-蒸发光散射检测测定样品的猪去氧胆酸含量。色谱和检测条件: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柱温35 ℃;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75∶25∶0.01),流速1 mL·min-1;漂移管温度85 ℃,空气流速3.0 L·min-1。结果:猪去氧胆酸进样量在2.4~24 μg,进样量和峰面积的对数呈线性(r= 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RSD 3.0%(n=5)。结论:方法简便,测定准确,且重复性好,可用于胆南星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芍炒制过程中,药物受热的均匀程度是否可控,加热程度和时间对饮片药用物质是否有影响。方法:模拟白芍炒制过程,以HPLC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炒制过程药物出锅温度和炒时间呈明显相关,且在热源功率固定的条件下,呈较为稳定的态势;药物受热均匀程度是可控的,加热对饮片芍药苷的含量有统计影响。结论:从药物受热的均匀和受热程度角度,白芍的炒制工艺尚属可控稳定,可以通过热源功率进行控制。加热温度对饮片物质基础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白芍饮片质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白芍炮制过程中,饮片芍药苷含量及其差异的分布。方法:炒白芍、酒白芍及白芍片的中试生产,以HPLC测定样品芍药苷的含量。结果:亳芍,杭芍及川芍药材的芍药苷平均含量分别为0.97%,1.01%和0.88%;白芍片分别为0.91%(亳芍), 0.70%(杭芍)和0.41%(川芍); 炒白芍为0.725%(亳芍), 0.30%(杭芍), 0.22%(川芍); 酒白芍为0.91%(亳芍), 0.35%(杭芍), 0.21%(川芍)。结论:加工批次之间的饮片的芍药苷含量差异均低于10%,略高于亳芍、杭芍及川芍药材之间的差异, 说明在白芍的质量控制中,加工程序和工艺参数与对药材的控制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4.
5.
空肠壁肌层内胰腺异位1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因车祸致腹部损伤急诊入院。腹部立位平片未见膈下游离气体,腹腔诊断性穿刺为混浊液。拟诊:腹部闭合性外伤合并肠管损伤。急诊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内约1 000ml混浊液,距盲肠约220cm处空肠近系膜缘有一长约3cm裂口,肠内容物溢出。距此裂口远端约3cm处有一肿块,约2cm×2cm×3cm大小,侵及肠壁肌层,未侵及粘膜层,界限清,较固定,表面被膜完整。疑为纤维瘤,遂切除含破口及肿块之肠管约8cm,常规空肠端端吻合。术后患者恢复好,切口Ⅰ期愈合出院。病理诊断:小段空肠破裂伴浆膜面化脓性炎,空…  相似文献   
6.
曹美菊  赵惠东 《陕西中医》1994,15(12):559-562
对比分析了46种中药材硒含量,结果表明各味中药硒含量差异非常显著,并且与药材的产地、用药部位、采药时间等密切相关。炮制加工、复方配伍也影响中药材中硒的吸收和功效。最后指出:不能仅凭药材中硒含量简单地套用其功能以评价药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