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19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间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的功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选择自2004年9月至2005年3月59例需要手术和4例术后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和术后化疗期间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观察其术前合并症和术后并发症及药物的毒副作用。结果 本组63例中术前合并有心脏病25例,贫血18例,糖尿病14例,高血压6例,脑梗死、肺气肿各1例。术后96 %患者的体虚、气短、心悸等症状得到改善,无1例发生心衰和肝肾功能异常。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9 %(4/59),其中肺炎2例,吻合口瘘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无手术死亡。药物副反应发生率为3.17 %,其中 1例轻度发热,1例轻度皮疹。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能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感染(infection)是指微生物入侵体内引起的炎性反应。长期以来,细菌感染一直是临床医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细菌由创面、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入侵,在严重创伤、全身抵抗力下降时,体内正常菌群失调、细菌移位等,均可引起机体严重的细菌感染。尽管清创术、组织修复术以及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术前动脉介入化疗与手术治疗肢体软组织肉瘤。方法21例肢体软组织肉瘤,其中13例(62%)术前影像学显示肿瘤邻近大血管或骨骼侵犯,采用股动脉及肱动脉插管,化疗2—3周后,施行肿瘤切除及保留肢体功能的手术。结果介入化疗后病理检查,肿瘤有不同程度的坏死,体积缩小,周围水肿浸润带减少,肿瘤与邻近组织术中易分离,术后随访6—62个月,患肢功能基本正常。结论对四肢软组织肉瘤侵犯大血管、骨骼者,术前动脉介入化疗可提高切除率,降低局部复发及保存患肢。  相似文献   
4.
大肠癌肝转移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肠癌合并肝转移相当常见,15%~25%的结直肠癌患者在原发肿瘤诊断时即有肝转移,20%左右的患者原发肿瘤治疗后出现肝转移,20%~35%的患者肝脏为唯一转移部位[2]。如不给予治疗,发现肝转移后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左右[1]。常用治疗方法有手术、化疗、射频、冷冻、微波、无水酒精注射等。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观察围妊娠期小鼠胰岛β/α细胞量、细胞增殖、Survivin表达变化以及大鼠胰岛细胞瘤细胞株INS-1干扰Survivin表达后催乳素刺激细胞增殖的变化,探讨Survivin与妊娠期胰岛细胞扩增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C57 BL/6雌性小鼠非妊娠对照组(NP)和妊娠10.5、14.5、18.5 d(P10.5、P14.5、P18.5)、产后4、8 d(AP4、AP8)(每组各25只)胰岛β/α细胞量的变化.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纯化小鼠胰岛,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urviv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脂质体转染siRNA方法干扰INS-1细胞Survivin的表达,催乳素刺激后检测细胞周期.多组数据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最小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 妊娠期胰岛β/α细胞量均显著增加,高峰在P18.5,与NP组相比,β细胞量增长2.1倍(3.84±0.38比1.81 ±0.09,t =4.75,P<0.05),α细胞量增长1.6倍(0.92±0.13比0.56 ±0.08,t =2.69,P<0.05),至AP8恢复至NP水平.妊娠期小鼠胰岛细胞增殖显著增加,高峰在P14.5,与NP组相比,增殖指数增长2.7倍(23.07±1.88比7.72±1.12,t=10.89,P<0.05),产后恢复正常.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在妊娠期明显增高,高峰在P14.5,与NP组相比,增长6.7倍(6.69±1.61比1.00 ±0.00,t =4.57,P<0.05),产后恢复正常.P10.5时Survivin蛋白开始表达,高峰在P14.5,与P10.5相比增长3.6倍(3.63±0.26比1.00±0.00,t=9.98,P<0.05),P18.5时表达逐渐下降,P20.5时表达消失.催乳素可显著刺激INS-1细胞增殖,而siRNA干扰INS-1细胞Survivin表达后,细胞增殖受阻.结论 妊娠期小鼠胰岛细胞出现明显扩增,并伴有Survivin的动态表达.Survivin介导催乳素刺激的胰岛β细胞扩增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重叠患者继发间质性肺疾病(ILD)的临床特点、影像评分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 43 例 RA 和 pSS 重叠(RA-pS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肺高分辨率 CT(HRCT)资料,其中RA-pSS继发ILD组15例,RA-pSS未继发ILD组28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RA-pSS患者的临床资料、肺功能、影像学改变,并对肺HRCT进行评分,分析RA-pSS继发ILD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预后。结果 与RA-pSS未继发ILD组相比,RA-pSS继发ILD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RA-pSS 继发 ILD 组肺 HRCT 最常见的表现是小叶间隔增厚,最常见的 ILD 类型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与非普通型间质性肺炎(非-UIP)组相比,UIP组临床-影像-生理评分(CRP score)明显升高(P<0.05);与RA-pSS未继发ILD组相比,RA-pSS继发ILD组的生存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RA-pSS继发ILD患者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水平更高,影像学表现复杂,预后差,应该得到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综合征,国外报道90%的HNPCC肿瘤表现为微卫星不稳(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可作为筛查HNPCC的金标准。本研究旨在了解中国HNPCC肿瘤MSI发生率以及可疑HNPCC患者大肠癌肿瘤中的MSI发生率,由此探讨大肠癌患者家族中的胃癌等HNPCC相关肿瘤对发现HNPCC患者的意义。方法:选择符合Amsterdam标准的HNPCC组大肠癌标本18例,和不符合Amsterdam标准、但高度怀疑为HNPCC的可疑HNPCC组大肠癌标本16例,检测BAT26、D2S123、BAX、IGFIIR、hMSH3和hMSH66个做卫星位点的微卫星不稳在两组中的发生率,比较两组微卫星不稳频率的差异。结果:上述各傲卫星位点在HNPCC组和可疑HNPCC组标本中均显示较高的突变率。高度微p星不稳肿瘤在两组标本中的检出率分别为94.4%和93.7%.差异无显著性。BAT26对高度微卫星不稳肿瘤敏感度高。结论:MSI在中国HNPCC患者中的发生频率与国外类同。仅用BAT26可发现大部分高度微卫星不稳肿瘤。将胃癌等HNPCC相关肿瘤纳入临床诊断标准,可能有助于避免在中国大肠癌人群中漏诊HNPCC患者。  相似文献   
9.
我们收集了1984年1月~1988年12月于我院手术的C_3期直肠癌病人共91例。单纯手术56例,术后加放疗35例,随访率97.8%,综合治疗2例失访,按死亡计算。 术后放疗系手术后半年内放疗,D_T40~45Gy/4~5周,或缩野后追加10~20Gy/1~2.5周。其2年局部复发率,术后放疗组34.3%(12/35例),局部复发加远处转移为42.85%(15/35例),低于单纯手术组局部复发率73%(41/56例),局部复发加远处转移87.5%(49/56例),经统计学处理,复发率X~2=3.81,P=0.06。复发加转移P<0.05,术后放疗组能降低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直肠癌根治术中骶前出血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并发症,若处理不当,屡有死亡的教训。我们认为了解骶前出血的原因,熟悉直肠和盆腔组织间隙的解剖,采用合理的手术操作步骤可以避免或减少这一并发症的发生。我院1956年10月~1989年10月所进行的1120例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发生3例骶前出血。当时采用钳夹,缝扎,电凝等止血方法均未能奏效,再应用大块明胶海绵,止血粉加用长纱条填塞压迫达到止血目的。现将本院对直肠癌根治术预防骶前出血和发生出血后又如何处理的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